今年首例漢他病毒案已2人群聚 30多歲女感染源疑野鼠

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漢他病毒症候群個案,為一名中部30多歲女性,家中從事飼養白鼠工作,經採檢皆陰性,推測感染源是野鼠可能性高;此家庭已2人確診疑群聚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出現今年首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為一名中部30多歲女性,同住家人曾於去年11月確診漢他病毒症候群,當時接觸者採檢結果均為陰性。

疾管署今天指出,屏東一名從事肉品業的男子感染漢他病毒出血熱,其住家和工作地抓到11隻老鼠。台灣今年至今已計7例漢他病毒出血,創20年來有監測紀錄以來新高。(高市府衛生局提供/資料照)
示意圖。(高市府衛生局提供/資料照)

這名女性今年1月15日起陸續出現眼窩痛、發燒、腹痛等症狀,1月16日至醫院就診,醫師開立退燒藥後返家休養,1月17日因症狀未改善,再次就醫並收治住院,檢查發現血小板偏低、肝指數偏高,經通報檢驗確診漢他病毒感染,目前狀況已穩定出院。

衛生單位調查,相關接觸者共9人,其中2人發燒,7人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下午接受媒體電訪表示,此案疑似家庭群聚,個案家中從事飼養白鼠工作,曾對家中白鼠採檢皆陰性,因住家周圍有農園,懷疑是環境當中共同暴露感染來源,接觸野生鼠類排泄物的可能性比較高,將前往捕鼠釐清可能感染源,並進行民眾衛教等防治工作。

疾管署統計,國內去年累計5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確診病例,個案居住地為台北市(2例)、新北市、高雄市、彰化市(各1例);自2011年起累計41例,性別以男性30例(占73%)為多,年齡則以40歲以上29例(占71%)為多,其中1例境外(感染國家為印尼)。

漢他病毒症候群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嚙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

漢他病毒出血熱感染後潛伏期為數天至2個月,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