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颱「艾維尼」最快24小時內生成 對台灣影響曝

菲律賓東方海面熱帶性低氣壓生成,可能成為今年第1號颱風。(圖:中央氣象署網站)
菲律賓東方海面熱帶性低氣壓生成,可能成為今年第1號颱風。(圖:中央氣象署網站)

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擾動今(23日)上午已經生成熱帶性低氣壓。日本氣象廳警告,最快24小時內可能生成今年第1號颱風「艾維尼」( Ewiniar,密克羅尼西亞提供,「暴風雨神」之意),雖然未來直接侵襲台灣的機率不高,但可能干擾下周的梅雨環境。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天氣專欄指出,最新歐洲系集模式模擬顯示,發展成「艾維尼颱風」的機率很高,未來先逐漸接近呂宋島,再向東北大迴轉遠離,不侵台,但系集模式皆顯示有「不確定性」存在,應持續觀察。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表示, 今年第1號「艾維尼」颱風即將形成,轉向東北的機率最高,靠近台灣的機率目前「低」,對台灣天氣的影響也「低」。

天氣風險公司氣象部經理吳聖宇則提醒,熱帶性低氣壓或輕度颱風,預報在菲律賓以東向北、東北方順轉,大約下周日(26日)到下周一(27日)經過台灣東南方較遠海面後快速向東北遠離,發展起來後可能是較為小型、紮實的結構,環流不大,不夠靠近的話,對於台灣天氣不會有明顯影響,不必太過擔心。但它北轉後,太平洋高壓勢力隨之向東調整,讓下一波鋒面有機會趁勢往比較南邊(台灣以南)的位置移動,颱風不會破壞鋒面結構,但仍有可能間接讓鋒面南下後的位置變得更偏南一些,鋒面跟颱風間的變化,要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