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颱「艾維尼」生成 氣象署:不影響台灣

鄰近6月,今年第一號颱風「艾維尼」於今早(5/26)8點正式生成,中央氣象署說明,颱風基本上對台灣天氣沒有直接影響,但是明天起至週三間,北海岸、東半部與恆春半島、蘭嶼綠島有長浪發生,提醒沿海活動朋友留心安全。

氣象署今日上午11點在臉書上指出,今年第1號颱風「艾維尼」(Ewiniar)在8點正式生成,離台灣很遠,不會直接影響台灣天氣,僅有北海岸、東半部延海到恆春半島有長浪發生。

氣象署也分享颱風命名邏輯的冷知識,說明艾維尼不是小熊維尼,而是密克羅尼西亞「暴風雨神」的意思

至於颱風命名邏輯,是世界氣象組織鄰近西北太平洋的14個會員國或地區共同決定的,每一個會員分別提供10個名字,排成140個總表,每當西北太平洋有颱風形成時就依序使用,因此這些颱風名字頗有特色,有時是動植物、神話人物、星座、地名等等。

氣象署也說,由於西北太平洋每年平均約有25到26個颱風形成,當總表140個輪流用完之後,會再重新輪一次,也就是說,大約5到6年會重複,「所以2018年也曾出現過名叫艾維尼的颱風。」

不過,每當颱風重創地方,很有可能會被永久除名,用新名字填補上去,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年還是有些新名字出現的緣故。

經氣象署解釋過後,還是有網友想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綽號「小熊維尼」,留言直說「不愛這個名字」。

更多太報報導
「食安蛞蝓認證?」 火鍋湯內蛞蝓狂扭動「客人臉綠」 新北市府派員稽查
藝人對中表態 馬辦:何時稱「我們中國人」需要被原諒?
五月天阿信喊「我們中國人」 她直言:搖滾沒那麼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