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超級夏天熱爆!專家示警「1時段別出門」:慎防熱傷害

專家示警,白天1時段盡量別出門。(圖/胡瑞麒攝)
專家示警,白天1時段盡量別出門。(圖/胡瑞麒攝)

炎炎夏日來襲!中央氣象署今(26)日針對14縣市發布高溫特報,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示警,今、明兩天是本週最熱的日子,白天1時段盡量別出門。

今、明2天,超級夏天!林得恩在臉書發文指出,受到太平洋高壓軸線西伸增強影響,今、明兩天全臺各地氣溫再度攀高,是本週最熱的2天。

白天東半部高溫可達攝氏32至35度,西半部更熱,高溫上探攝氏34至37度;局部近山區或河谷、大臺北盆地更有可能達到攝氏37至38度左右的高溫。林得恩提醒,非必要,儘量減少於上午10時至下午15時外出活動;如果無法避免,建議務必做好防曬,並多補充水分,慎防熱傷害。

連日高溫恐造成熱傷害,國健署預防熱傷害3招:

保持涼爽:在穿著上以淺色與透氣材質的衣服為主。

補充水分: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適時適量的補充水分,避免瞬間大量的補充水分或冰水,且不以含糖飲料取代。

隨時留心:外出時留意氣象資訊,避免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外出。

5步驟熱傷害急救:

蔭涼通風:當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疲倦、食慾不振、活動力減退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迅速到蔭涼通風處。

鬆脫衣物:移除身上過多、不透氣或太緊繃的衣物,並平躺、足部稍微抬高,若出現有嘔吐現象,則協助側躺保持呼吸暢通,避免呼吸道阻塞,造成生命危險。

泡水或灑水散熱:全身頸部以下泡冷水,或是用涼水擦拭身體,並搧風降溫,如手邊可取得冰涼飲料罐,可放置於頸部、腋窩和鼠蹊部。

補充涼水:若意識清楚,可給予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補充身體所需的電解質;若出現意識不清的現象,則不可給予飲水。

盡速送醫:在處理熱傷害的過程中,若出現大量流汗、口渴、惡心嘔吐、輕微的意識混亂、昏厥等症狀,或超出可以當場處理的情況,應緊急撥打119,尋求醫護人員協助。

更多 TVBS 報導
天氣熱爆!他求問「降溫小物」 2涼感單品上榜:真的有用
文化幣領取攻略》2024文化幣買什麼?使用期限及店家清單一覽
招募不到司機!統聯客運超時工作「累犯9次」 挨罰85萬
逛出火氣!控賣場空調不流通 民眾:來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