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解「為何台灣火鍋店這麼多?」網分析背後原因

台灣火鍋店林立,種類多元、選擇眾多,競爭相當激烈,各有各的一票擁護者,對此有網友表示,火鍋沒什麼廚師發揮的空間,即使在家也能輕鬆完成,讓原PO忍不住納悶「為啥台灣火鍋店多到這麼誇張?」掀起網友討論。

有網友納悶「為啥台灣火鍋店多到這麼誇張?」掀起網友討論。(示意圖/Getty Images)
有網友納悶「為啥台灣火鍋店多到這麼誇張?」掀起網友討論。(示意圖/Getty Images)

有網友在論壇PTT發文,表示火鍋沒什麼讓廚師發揮的空間,不需要任何烹飪技術,只要把菜、肉全下鍋就可以吃了,即使在家也能輕鬆完成,烹飪門檻相對其他美食來說並不算高,不過台灣火鍋店卻到處都是,相當受到民眾歡迎,讓原PO坦言非常不解,「為啥台灣火鍋店多到這麼誇張?」

貼文一出,掀起不少網友共鳴,不少網友直呼「大熱天吹冷氣吃火鍋」、「冷氣才是本體」、「吹冷氣去喝冬瓜冰沙,或是冰淇淋之類的」、「台灣人愛吃火鍋啊」、「大家愛吃」。

有網友分析台灣人愛在外吃火鍋的原因和事前準備、事後收拾有關「在家吃要洗一堆油膩的餐具很麻煩啊」、「事前準備事後收拾都很麻煩」、「光是備料跟清潔,90%的人都寧可出門吃」、「要好吃而且量多,還是去店面吃比較省事啊…」、「啊就食材那些這個那個買也是一大堆啊,還要分次消耗完啊,除非一次煮很多人吃才省又方便」、「光是要洗碗,就沒人想煮了」。

也有網友認為對店家來說,開火鍋店的門檻低「不用什麼手藝,開店門檻低」、「技術門檻低」、「因不需要大廚,無腦給材料,剩下客人自己煮」、「你都說門檻低了」。

台灣人愛吃鍋,過去衛福部國健署也分享「吃鍋6步驟」,讓民眾安心享用火鍋之外,也能兼顧身體健康:

  • 清湯底:建議選擇由昆布或蔬菜熬製的清湯底,拒絕高熱量及高鈉含量之湯底,如麻辣鍋底、韓式鍋底等,若選擇非清湯底,建議少喝湯或只喝少量的湯。

  • 多蔬食:選擇當季新鮮蔬菜類及菇類等高纖食材,不僅可增加飽足感,以降低其他高熱量食物之食用量,同時還能攝取到豐富的纖維質及營養素,促進腸道蠕動、改變細菌叢生態。

  • 少脂肪: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肉取代高脂的紅肉,例如魚肉、雞肉或海鮮類等,且肉類應去皮以減少脂肪攝取。

  • 少加工:選擇新鮮食材取代加工火鍋料,加工火鍋料多為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食品,建議於購買前詳閱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並且避免食用過多。

  • 少醬料:選擇蔥、薑、蒜及香菜等新鮮食材提味,減少使用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調味料,如沙茶醬、豆瓣醬、胡麻醬等。

  • 少甜點:選擇天然水果取代甜點,並飲用白開水或無糖茶水取代含糖飲料,甜點中含大量糖分及熱量可能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