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寫程式操盤,把500萬滾成5100萬…不被對手追趕,和台積電、聯發科搶工程師「每年賺6成」

▲威旭資訊創辦人兼董事長曾永泉。圖/劉咸昌攝
▲威旭資訊創辦人兼董事長曾永泉。圖/劉咸昌攝


「我們公司的LOGO是鯨鯊,牠是海裡最大的魚,吃的卻是海中最小的浮游生物,就像是我們的精神,立志成為最大的高頻交易公司,是透過一筆一筆的小單、賺一點一點的錢累積而成。」」

曾永泉於2010年離開券商,以自動化交易賺到一桶金後,他發現「速度」才是重點。5年後成立威旭資訊,並從竹科挖來技術長,廣邀台清交畢業優秀人才「打群架」。

為證明實力,2012年起參加群益證券、工商時報、經濟日報等舉辦的期貨、股期、權王等競賽,得到冠軍。自2010年以來,每一年的操作績效都維持在6成,等於每2年資金翻逾1倍。

「據往來券商反應,威旭應該是全台最大的高頻交易公司。」他笑道。除了台灣,近年更赴韓國、香港、泰國、越南等國交易,立志做到亞洲第一。

「我曾經認為交易對社會沒有貢獻。」很難想像6年5班、念財管的曾永泉其實是個左派,「我是會上街頭抗議社會不公的人。」

踏入職場的後,他到券商負責發行權證,績效很不錯,卻因理念轉戰紡織業,成為儲備廠長,被派到東南亞實習時,他反思:「附加價值不夠的工作,只能透過壓榨人力或破壞自然來獲利。這些不是我當初想加入傳產的本意。」

於是,再回到券商做自己熟悉的本業,發行權證和ETF。

▲威旭的LOGO是鯨鯊。圖/彭蕙珍攝

2008年推自動化交易 決定自己做

「有一段時間我操作0050做到市場最大。」他解釋,ETF和個股之間會有價差,以此來買進、賣出,又因ETF的申贖和法規複雜,為讓後台願意協助,他想透過程式簡化買賣流程。

「當ETF折價時,買進ETF,轉換成股票賣掉;ETF溢價時,買進股票轉換成ETF賣掉,操作很簡單也可以全自動。」當時市場上沒有人思考過這件事,他卻突發其想,並認真研究資訊、會計、法務各部門需求,一一解決,終於寫出程式。

「在2008年要將資訊和交易結合,寫出程式是很潮的事,但問題在於,賠錢算誰的?」他表示,在券商內部想要推動自動化交易困難重重,決定離職自己做。

「我覺得自動化交易是一個商機,自己出去做有100%的獲利。」2010年到光華商場買桌機、一條ADSL,和自己寫的程式,以500萬存款開始操作。

「第1年賺300萬元,好開心、第2年翻倍變600萬、第3年賺900萬、第4年賺600萬、第5年賺2700萬。」獲利成長來自於他原本只做期貨,第5年加入權證,後來再買個股。

要比別人更快 用硬體加速

「低於合理價格買進、高於合理價格賣出,市場上不只我會算,別人也會算。」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自動化交易,曾永泉發覺他必須要比別人更快。

處女座A型的他,很會未雨綢繆,「我無法忍受和對手在同一個立基點競爭​我想超越別人,就要比別人快;假設比賽誰最快抵達終點,你走路,我就要騎腳踏車;你騎腳踏車,我就騎機車。」

「大家都寫軟體,我就透過硬體來加速。」

▲曾永泉參加投資競賽,屢獲冠軍。圖/曾永泉提供

開發FPGA破局 找到團隊

曾永泉在竹科找到一間半導體公司,合作開發FPGA(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簡單說就是在晶片上撰寫程式。儘管最後破局,但他找到了CTO(技術長),說服他加入仍然很小的威旭。


那是2015年,也是公司成立以來最辛苦的一年,「那一年政府課證所稅,導致整個市場沒有交易量和波動率,我們從僅剩的交易機會中,求得一線生機。」

「當時很多別的公司都在裁員求生存,我反而覺得趁此時逆勢擴張,吸收別家公司的人才,才有機會追求亞洲第一。」

「我的做法是要不停的成長,讓對手感到害怕。」他認為自己沒有任何「躺平」的條件。

圖/劉咸昌攝

找有利可圖的交易 一天幾十萬筆

所謂高頻交易,理論很簡單,他舉例:像期貨和選擇權都有理論價格,這個大家都會算,一旦有偏差時,唯有最快的人才能搶到這些有利潤的交易。

「我們會不停的去市場上找有利可圖的交易,每一次的利潤都只有抓千分之幾甚至是萬分之幾一天交易幾十萬筆就很可觀。」

威旭不只是高頻交易,也會留倉,曾永泉強調:「這麼多年的經驗和人工智慧的幫助,我們對停損和留倉都有獨特的演算法。」

圖/劉咸昌攝

薪資較台積電、聯發科高 吸引及留住人才

曾永泉是一個很有使命感的人。創業之初已設定目標:威旭要成為亞洲第一大高頻交易公司,持續擴大公司規模。

短短幾年,已有近百位捨棄台積電、聯發科等上市公司工作的工程師加入。他坦言:「想留住優秀人才並不容易。」

他提供比台積電、聯發科更優沃的薪資,「每年購買薪酬報告書,並主動加薪,讓所有員工的薪水優於市場,假設聯發科加薪4%,我們就加薪6%。」

為讓員工有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減少通勤時間,選擇將辦公室設立在台北火車站附近。並提供極佳的福利,包括:社團活動、健康講座、運動課程、各式人才發展課程等,創造活力與樂趣的工作環境。

▲公司有社團組織。圖/曾永泉提供

他更堅持,公司不代操,全用自有資金,員工只要專注自身的專業。

隨著台灣成為AI之島,輝達等知名企業來台成立研發中心,威旭反而跨出亞洲,讓威旭的交易時區和市場不再受到亞洲的限制,大幅增加團隊的發揮空間。

今年計劃赴歐洲成立海外分公司,初期將招募20名工程師,「我要將那裡變成獨立的『小威旭』,未來可以做亞洲夜盤、歐洲盤等。」曾永泉的夢想正一步一步實現。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用500元創造千億財富!96歲長春集團林書鴻,堅持每天讀書4小時、坐50年歷史辦公桌...謝金河讚「永不止息的台灣老牛拼勁」
退休至少要存600萬!50幾歲來不及慢慢存?存股老手教你用「勞保勞退年金」,只花5年月領7萬被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