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銷公會對新政府提建言 健全房市刻不容緩

代銷全聯會理事長戴嘉聖2024年5月15日呼籲政府,重視有真正買房需求的年輕人,以及影響甚鉅『缺工』問題。(陳律穎/攝影) 圖/代銷全聯會提供
代銷全聯會理事長戴嘉聖2024年5月15日呼籲政府,重視有真正買房需求的年輕人,以及影響甚鉅『缺工』問題。(陳律穎/攝影) 圖/代銷全聯會提供

賴總統即將在520上任,針對未來的房地產政策,呼籲政府應重視有真正購房需求的年輕人以及影響甚鉅的「缺工」問題。目前,台灣各行各業普遍存在的「缺工」現象似乎已成不可逆的趨勢,其原因包括少子化、低薪、工作選擇多樣化、工作價值觀改變、企業不善用中高齡勞工以及產業未能及時轉型等。少子化問題一直為社會所關注,而高房價被視為年輕人不願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房價的元兇指向建商和代銷業者,這種指責其實並不公平。

台灣少子化、低生育率的現象中,教養成本過高是一大原因。政府雖推出育兒津貼、增設公托等相關補助政策,但若能加大力度與廣度,必定會有更好的效果。房價近年因土地取得及營造成本的增加而上漲,這是不爭的事實。政府應著眼於如何讓年輕人能有房住,而不是僅採取各種抑制手段。

從新青安貸款的數據來看,這項政策確實幫助了許多年輕人購屋,是一項德政。然而,從長遠來看,除了需要重整薪資結構外,購屋的最大障礙在於「自備款不足」。興建社會住宅可在短期內協助年輕人調整存款配置,但在通貨膨脹、結婚分戶、養兒育女等現實壓力下,年輕人對購房不得不持消極態度,這也進一步導致少子化、不婚等社會現象和觀念轉變,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政府應考慮修訂購屋貸款優惠政策,針對有自住需求且有能力支付每月貸款但自備款不足的年輕人提供更多支持。

此外,央行於103年修訂的「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購置住宅貸款及土地抵押貸款業務規定」,高價住宅認定標準(台北市7000萬元、新北市6000萬元、其他地區4000萬元)限制了貸款額度不得超過5成。然而,近五年新成屋的平均房價漲幅,台北市37%、新北市47%、台中市87%、高雄市66%,這些標準已十年未隨房市變動調整,影響換屋族購屋權益,迫使他們放棄換屋計劃,也影響了他們的生育意願。

面對「高房價時代的小宅化現象」,代銷全聯會理事戴嘉聖強調「全台房市規劃坪數不斷往下縮,這樣不是很健康,除了小坪數需求的買方,還是有很多像是三代、四代同堂的剛性需求。」他呼籲政府應放寬高價宅限貸的標準。

日前,內政部因立委質疑私法人購買住宅的寬鬆政策,修正「私法人買受供住宅使用之房屋許可辦法」,並於4月29日預告草案,限制私法人購買住宅應以成屋為主,且不得超過央行103年修訂的高價住宅認定標準。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及相關子法施行後,對杜絕炒房已制定相應規範。對於審查機制寬鬆或揪團購屋等炒作行為,政府應研究如何加強執法,而非僅靠修法防堵。穩健的房市政策才是健全市場發展的關鍵。

期許新政府在追求居住正義的同時,能夠聆聽房地產業界的聲音,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制定更完整、健全的對策,讓房市回歸市場機制。

延伸閱讀:

買不起房子乾脆一輩子租屋?過來人經驗告訴妳:沒人要租給「老人」 

全台雙貸族激增1.5萬人 專家指出原因:「購屋焦慮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