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灣過去呼應香港未來 台港合製「皇都電姬」探討母語消逝議題

台灣阮劇團與香港劇場空間合力製作「皇都電姬」音樂劇,將香港今日故事帶到台灣,兩位香港演員演出出色。(桑咖攝影/阮劇團提供)
台灣阮劇團與香港劇場空間合力製作「皇都電姬」音樂劇,將香港今日故事帶到台灣,兩位香港演員演出出色。(桑咖攝影/阮劇團提供)


2020雲嘉嘉營劇場連線今年首度委託台灣阮劇團與香港劇場空間合製「皇都電姬」音樂劇,在兩地的創作團隊與演員的努力下,將於9月4日至6日於台南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進行世界首演。全劇以母語的消逝為主題,藉由台灣過去歷史,寓言香港的未來,尤其呼應今日香港現況,更令人心有戚戚焉。#央廣記者江昭倫台南採訪報導#

「皇都電姬」音樂劇  把消失的香港故事帶到台灣

「皇都電姬」是由台灣草根劇團「阮劇團」與香港「劇場空間」合力製作的音樂劇,前後花了兩年多之前才終於打造完成。劇情以台灣走過禁說台語的歷史,以及2030香港因政治限制,禁説粵語的未來式寓言,雙主軸方式呈現,並以香港「皇都」戲院與台南「電姬」兩個即將面臨拆除命運的老戲院作為主要場景,引領觀眾穿梭在母語電影時光裡,藉此傳達母語消逝對文化、與身份認同帶來的衝擊。

由於是雙主軸故事,在扣緊語言消逝的主軸下,香港劇作家郭永康與台灣劇作家許正平各自負責香港與台灣的劇本,郭永康處理對白上,往往一語雙關,甚至寫到「把消失的香港故事帶到台灣來,把記憶存在這齣戲」,都貼切刻劃了許多香港人目前的心情。許正平則巧妙把台灣去年通過同婚法議題也融入故事中,他認為「皇都電姬」對兩位編劇來說可說是對2019年香港與台灣的某種回顧。

音樂劇歌詞部分,香港填詞人張飛帆將香港人面對港版國安法通過的焦慮心境都寫在其中,搭配音樂,格外令人感同身受。台灣版的歌詞部分,仍由許正平自己操刀,他笑說,寫台語歌詞真的好難。

為了更多交流,全劇則是由香港導演余振球執導台灣故事,「阮劇團」團長汪兆謙執導香港故事,且一開始就希望兩個風格差異越大越好,盡可能展現台灣和香港各自的特色,在節奏上也是一緊一鬆,讓觀眾看了不會太累。

「皇都電姬」以台灣走過禁說台語歷史,「寓言」香港未來也可能因政治限制而禁止説粵語。(桑咖攝影/阮劇團提供)

以台灣過去呼樣香港未來  探討母語消逝議題

余振球説,最初只是想探討語言的消失可能會對文化上、身份上帶來什麼改變,當時就想如果有一天粵語也被禁止了會怎麼樣,沒想到現在看來,戲裡禁說粵語反而成為某種香港未來「預言」,這確實是當初始料未及的。

也因為執導台灣的故事,必須接觸更多台語,讓余振球了解原來台語這麼美,雖然排戲時偶爾因為語言誤解鬧出一些笑話,但整個過程還是收穫很多,他也希望透過「皇都電姬」這齣音樂劇帶給大家對於母語有更多省思。余振球:『(原音)我不會奢望一個戲改變一個人的態度,但是比方說我做這個戲 可能他看完戲在回家路上,台語對我們是什麼意義呢?香港今天這樣,為何會這樣呢?要台灣也是有一天沒有人説台語的時候,只可以說國語的時候,他生活會有麼改變呢?很簡單的事情,就是讓他在劇場裡面找到一個問題跟他生活裡面有關係的,這個我就已經很滿足了。』

汪兆謙則強調,雖然香港故事設定在2030年,但他並沒有拉得太遠,而是刻意呼應當前香港現況,表達力挺。而兩位香港演員為了這次演出,千辛萬苦來到台灣,從拿到簽證到隔離,就花了快四個星期時間,只有兩個星期才能實質在劇場上排練,但因為兩人都是專業演員,很快就融入劇情,但也因為演的是香港現在與未來的處境,兩位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明顯可感受到情緒上強烈的波動。

汪兆謙:『(原音)女主角她有些時候會有一些地方,她其實很情不自禁就會覺得說在這邊傷感會掉眼淚,可是我自己再跟她溝通,我比較希望的方向是如果你有眼淚我們要忍住,因為掉下前你要忍耐,你要那對抗它的這個過程,其實最有張力的,對演員來說那個考驗是很大,因為這個很難。』

汪兆謙説,台灣雖然已經走過禁說台語的年代,但這齣劇絕對不是懷舊,而是透過台灣的過去呼應香港的未來,希望讓大家感受到,語言或者文化其實跟每個人身份有高度到關聯,希望更有意識的提醒大家母語的重要性。

「皇都電姬」音樂劇將於9月4日至6日於台南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世界首演。(黃煚哲攝影/阮劇團提供)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