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真主黨交火死傷人數增 聯合國黎巴嫩臨時部隊進駐

這就是黎巴嫩南部城鎮的日常寫照。

聯合國黎巴嫩臨時部隊說:「這是一下重擊,這裡曾經是一間很大的房子。」

在以色列軍隊與黎巴嫩真主黨的交火下,死傷人數持續攀升,上萬人無家可歸。

公視國際記者陳彥婷報導,「我們現在跟隨聯合國西班牙的維和部隊進行巡邏,可以看到剛剛經過的地方都是空無一人,有些房子甚至被夷為平地。」

在當地駐守了46年,由聯合國安理會派遣的臨時部隊,駛近交火的心臟地帶,士兵也要回到車內以策安全。連同西班牙,聯合國共49個國家成員,委派近1萬名士兵,協助黎巴嫩政府進行維和任務。

聯合國黎巴嫩臨時部隊東部新聞主任Martinez表示,「職責是檢查雙方都尊重這條藍線,這條『藍線』長度約120公里,分割黎巴嫩南部與以色列兩地,但『藍線』並非法定國界,而是以軍在2000年撤離黎巴嫩的邊界。」

公視國際記者陳彥婷報導,「現在在我身後的就是聯合國稱之為藍線的標誌。」

聯合國黎巴嫩臨時部隊東部新聞主任Martinez說:「你可以看到那一邊的藍線。」

「藍線」以超過 270個藍桶連接而成,為的是防止衝突。但在雙方早已緊張的關係下,以哈戰爭成了關鍵的催化劑。

UNIFIL西班牙隊長 Alonso-Garcia強調,「我們看到空襲從各方而來,從西部、北部、東部都有,兩邊都有交火,情況並不如以前,但如我所說我們都準備好。」

黎巴嫩南部至今已有9萬人遷走,以色列北部也有6萬多人被迫撤離。

聯合國黎巴嫩臨時部隊東部新聞主任Martinez說:「我們現在要檢查一下那邊出現的煙霧。」

臨時部隊職責是實現永久停火,現在反而夾在雙方的交火中,每天至少1次要到防空洞暫避。

聯合國黎巴嫩臨時部隊東部新聞主任Martinez指出,「黎巴嫩政府請聯合國來這邊駐守,我們已加強地區巡邏,才能更清楚了解這邊發生的事。」

以哈戰爭後,這地區衝突更加頻繁,但現實是除非達成停火協議,否則衝突只會持續。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以哈戰爭/以軍空襲黎巴嫩真主黨 菁英部隊指揮官遭炸死
海地黑幫橫行首都 上萬民眾攜家帶眷逃難
黎巴嫩政府失能邊緣以來 首場國會大選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