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肺組織晶片當替身幫癌症患者試藥 治療成功率大增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患者更是節節攀升,台北醫學大學團隊在今年「台灣醫療科技展」,由雙和醫院在展場發表「仿生肺組織晶片」可代替患者在短時間內測試最佳藥物組合及濃度,可望大幅增加治療成功率並降低死亡率,可說是癌症治療的新福音。

北醫團隊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肺仿生組織晶片獲二0二一年科技部未來科技獎肯定。(北醫大提供)
北醫團隊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肺仿生組織晶片獲二0二一年科技部未來科技獎肯定。(北醫大提供)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李岡遠指出,癌症的治療方式包括標靶治療、化療及免疫 治療,但為要如何為患者病情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與藥物是一大難題,醫師根據患者病情與經驗投藥,然而透過藥物攻擊癌細胞,患者的身體在治療過程中也跟著消耗虛弱,之後藥物也會產生抗藥性,患者又得換藥,久而久之,癌症患者甚至面臨無藥可用的局面。

仿生肺組織晶片未來的運作和研發拓展的範圍可擴及心腦腎等器官。(北醫大提供)
仿生肺組織晶片未來的運作和研發拓展的範圍可擴及心腦腎等器官。(北醫大提供)

為更精準治療癌症患者並提高成功率,李岡遠與清華大學教授劉承賢合作開發「仿生肺組織晶片」,提取患者癌細胞在體外重組晶片。李岡遠表示,仿生肺組織晶片就等同病人,醫師可透過晶片同時測試不同藥物濃度與組合,進而找到最完美的治療方式,可謂「替身醫療」;他強調,透過晶片的替身醫療,原本患者需要二至三個月測試的藥效可大幅縮短於一週內就知道成效,也能避免患者身體被藥物的消耗。

李岡遠指出,「仿生肺組織晶片」最重要的特色在於測試「免疫治療效果」,免疫治療即透過抗體藥物讓T細胞能重新恢復活性,並開始大量增生去攻擊腫瘤,進而成功治療癌症,不過目前肺癌免疫治療平均每五人僅一人有效;他表示,這只是代表該免疫治療藥物只對一人發揮作用,不代表其它四人沒救,仿生肺組織晶片因為有患者的T細胞與癌細胞,此時就能再測試免疫治療藥物合併其它藥物的療效,為另外四人找出可能的解方。

由於晶片的藥物微流道,可重建循環系統並可測試濃度、梯度癌症藥物,或是藥物組合,這可以大幅縮短藥物篩選的時間,更可以在治療過程中提供安全的嘗試治療,透過個人化晶片的研發作為個人化精準醫療工作,不僅是大幅節省醫療資源的浪費,更可以提供日後診斷、預防的資訊,大幅增加患者治療成功機率與降低死亡率。李岡遠強調,晶片利用液體介電泳力排列細胞為各臟器組織結構,重建關鍵功能,更重要的是結構大小可依據癌症的發展特製,未來甚至可拓展擴及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

北醫大表示,仿生肺組織晶片,已得到二0二一年科技部「未來科技獎」的肯定,北醫團隊與清華大學的合作研發,希望透過向國際期刊發表,並成立新創公司將研發成果推廣至全球,為未來癌症病友提供更佳的精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