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必為導入AI頭痛半天了!他們降低門檻,讓開發者少走一點冤枉路

全球掀起AI浪潮,在這波浪潮下,有許多台灣企業長期在專注AI領域開發,並有了令人振奮的成果,為此,《數位時代》與數位發展部合作「2023台灣AI大賞」,評選出對AI產業具有影響力的台灣團隊與專案。以下為獲獎團隊 InfuseAI(工合) 的故事:

根據蜂型資本 Hive Venture 的《2022台灣AI產業趨勢報告》,台灣已有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意識到 AI 對未來營運的重要性,開始編列預算或在日常營運中尋求 AI 的應用。但對於企業中剛開始接觸該領域的工程師與開發者,如何著手開發 AI 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導入 AI 意味著不但需要調整公司運用資料的文化,在技術上往往也需要更多的支援。

要能理解和應用 AI 除了需要深厚的技術實力外,也需要花上不少時間對快速更新的各種開發工具進行研究。常有團隊在投入大量資源,購置硬體設備、軟體工具,甚至募集了資料科學家團隊,想要自主進行開發,卻遇上瓶頸。

Infuse AI正是見到企業在摸索 AI 工作環境時的這些困境,為了降低企業導入機器學習或是人工智慧的技術門檻,為這些工程師與開發者,提供了整合性高、容易入門的 AI 開發環境解決方案,能夠快速建立開發機器學習應用的基礎建設,協助眾多想要應用 AI 的企業,能夠用更簡單的方式達成目的。

從開發者的立場,為開發者著想

InfuseAI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高嘉良不但具有與國際軟體團隊共同開發的經驗,也是台灣知名開源社群:零時政府g0v的共同發起者。擁有深厚技術背景的他,深知工程師在推動 AI 專案時,所遇到的瓶頸。

InfuseAI工合執行長高嘉良與其資料驗證工具 PipeRider 圖/蔡仁譯攝影
InfuseAI工合執行長高嘉良與其資料驗證工具 PipeRider 圖/蔡仁譯攝影

InfuseAI 希望能夠幫助資料科學團隊「從資料中產生價值」。藉著提供更好用的資料工具,最佳化 AI 團隊的工作流程,使工程師能夠彼此協作外,對每天營運產生的資料能夠更加可靠,也才能讓導入 AI 的過程更加順利。

以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和 Infuse AI 的合作為例,當時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希望學員能夠專注在教學內容,而避免花太多的時間設定開發環境,希望能夠在分配與管理運算資源有一套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Infuse AI 就透過 PrimeHub,讓數百位學員可以利用 Jupyter Notebook ,很快地建立自己的開發環境,開始練習 AI 模型的訓練。在學員閒置專案後,也能自動回收運算的資源,讓管理人員的負擔大幅下降。

開源軟體特有的商業模式,國際上也能做到 IPO

「台灣的硬體產業多半是走 B2B 的模式,為企業提供服務,但我們更加專注在B2D(Business to Developer),也就是為開發者服務。」高嘉良提到這樣的商業模式,也可以創造很成功的軟體企業,例如分散式搜尋引擎 Elasticsearch、企業級的資料串流服務 Confluent、文件式的資料庫管理系統 MongoDB 等等,如今都是美股上市非常成功的 B2D 公司。

InfuseAI工合執行長高嘉良 圖/蔡仁譯攝影
InfuseAI工合執行長高嘉良 圖/蔡仁譯攝影

「就像台灣硬體產業,因為位居某些電子產品供應鏈上相當重要的位置,因此創造了極大價值。如今軟體開發流程也越來越複雜,Infuse AI 能夠為開發人員服務,使開發工作更加順利。」高嘉良舉例,企業的開發者如果有好的工具,不一定需要靠自己一一確認各種工具與服務的底層邏輯,就能大幅提升開發的效率。

「台灣 B2B 的軟體企業要走進國際,用對方的語言溝通,難度較高,可是 B2D 我覺得是很好的一個切入點,畢竟開發者多半能夠用一樣的程式語言溝通,對工程能力不差的台灣,很有機會。」高嘉良說,與開發者社群持續保持互動,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提供開源的社群版本,除了能夠持續吸引開發者使用工具,擴大影響力外,也能夠接觸到使用者的回饋,讓 Infuse AI 聽到開發者的聲音,改善軟體服務平台,為全球的軟體開發者服務。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