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跟進「彈性工時制」 學者:成徵才留人誘因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現在愈來愈多企業,不像以往是朝九晚五的固定上下班時間,反而實施「彈性工時」制度,讓員工自由決定上工時間。實施之後也發現,其實不見得會降低工作效率,反而有助於企業徵才留人。學者也分析,「彈性工時」逐步盛行,可能和台灣的產業演變有關,也看好在未來資訊和通訊產業當道的時代,「彈性工時」制度會成為趨勢。

各行各業上班講求效率,但現代企業更講究工時要彈性,不再被朝九晚五的固定框架綁住,像是電信三雄台灣大哥大,讓員工7點半到10點間,自由選擇時段,上班滿8小時就能下班,一個月有10天遠距工作的額度,遠傳電信也提供員工4個彈性時段,一週最多兩天能申請居家工作,國內跟進「彈性工時」制度的公司,有如雨後春筍般接連冒出。上班族男:「還不錯啊有些時間可以去接小孩。」大學生女:「會啊比較多時間睡覺。」大姊:「我比較喜歡固定時間。」更有企業發現新手爸媽需求。

中華電信從2022年起,首創「育嬰減少工時」制度,只要家中育有3歲以下兒女,每天能少1小時上班,薪資照給全勤、考績也都不影響,其他國營事業輪番跟進,中油台電台糖台水,也規劃通通比照辦理。

學者分析「彈性工時」制度興起,和國內產業演變脫不了關係,從過往固定上下班的傳統製造業,到服務業資通訊產業成為主流,上工時間不固定影響反而不大,只是恰好迎來少子化、缺工時代,企業個個拋磚引玉祭出福利,無非就是為了徵才留人,教授:「提高一小時下班效率會提升,這樣的實證研究慢慢給福利不影響效率,將是一個趨勢。」

學者也分析比起大型國營事業,對民營小公司來說,資源、人力不一定能完全跟上,即便看好「彈性工時制」能成為潮流,但想徹底落實,可能還有許多挑戰得一一克服。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日本央行延後貨幣緊縮政策 日股收漲亞股走勢不一
塔塔集團與Vivo印度公司 洽談收購事宜
市場氣氛謹慎 美股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