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勢英子暢談療癒創作路

中國時報【林欣誼╱台北報導】 不論是被森林樹木包圍的嬰孩、在震災中倒下的黑松,或拉著提琴的男孩在樹林中踏著音樂的步伐,日本繪本作家伊勢英子的作品不離「人與樹」,她擅長以柔和暈染的色彩,傳達層次豐富的意境,畫風悠遠迷人。昨天她受邀來台在國家圖書館演講,分享她一張張畫作背後的創作理念,台下如癡如醉。 繪畫音樂 同等重要 一襲黑色洋裝的伊勢英子兼具設計師的時髦與藝術家的敏銳,看不出她已經是64歲的阿嬤。伊勢英子是日本知名畫家、繪本作家,1949年生於北海道,2歲開始畫畫、13歲學拉大提琴,對她來說,繪畫就像呼吸一樣自然,音樂是她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 伊勢對繪畫保持純真熱誠,代表作包括繪本《草帽》、童話《麻吉寶寶的繪圖日記》,曾以宮澤賢治的作品創作《風之又三郎》等系列繪本,在日本獲獎無數,作品《山之生》、《海之生》、《書的手藝人》、《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等已引進台灣。 耗費4年完成的新作《大提琴與樹》剛在台出版,作畫期間歷經311震災。書中融入童年學琴的經驗,每幅畫既是獨立藝術品,又與故事相映成章,描繪學提琴的小男孩,從種樹的祖父、製琴師傅的父親、教他拉琴的老師身上,體會到一棵樹從樹到琴的生命循環。 歷時4年 完成新作 伊勢回憶13歲開始習琴,25歲時提琴老師過世,悲傷到無法拉琴的她因而走訪一趟西班牙,找尋音樂到底是什麼,「書中出現許多燕子,就是我在西班牙鄉間聽著鳥叫的經驗。」 伊勢年輕時曾遊學法國,童年的北海道鄉間風景、歐洲文化都市型塑她的創作靈魂,此外,她表示日本傳統文化中,樹扮演重要角色,平時她常帶著素描本到處寫生樹木,她到台北隔日就到大安森林公園寫生,還撿幾片枯葉到現場與聽眾分享。 她分享筆下所繪家附近的赤松、巴黎植物園的法國梧桐,以及311震災倒下的黑松等,她表示處在災區的殘破風景中,通常她無法畫畫,「但我第一次看到這棵樹,感受它在呼喚:『畫我!畫我!因為我不知道接下來我會變成怎樣。』因此留下這張鉛筆素描。」 伊勢的圖畫融入豐富感情,流露沉靜力量,聽到她被台灣出版社譽為「療癒系畫家」,她驚訝大笑:「我想是因為畫畫會讓我自己沉靜下來,讀者也會從我的畫感到同樣的舒緩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