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千年神秘地下宮殿 古老蓄水池成熱門景點
土耳其伊斯堡聖索菲亞大教堂對面,跨過馬路就是地下水宮殿的入口,等著一探究竟的觀光客絡繹不絕。
這座地下水宮殿又被稱為沉沒的宮殿或地下水箱,其實就是一座東羅馬帝國時期的地下蓄水槽,隱身在地下20公尺處,提供飲水給當時還被稱為君士坦丁堡的伊斯坦堡民眾使用。
墨西哥遊客表示,「這裡的樣子太棒了,我認為這是世界奇觀之一。」
英國遊客認為,「我以為它的名字是大教堂,就是一座教堂的樣子,我剛剛才知道它其實是一座古老的蓄水槽,真的非常有意思,我完全不知道,在來這之前完全沒看過。」
西元6世紀,地下水宮殿在君士坦丁大帝統治時期建成,這座長140公尺、寬70公尺的超大地底蓄水槽可容納10萬噸的水量,用來供應民生用水,水被抽到地面後透過約20公里長的引水道送往各地。
通往地下水宮殿的石階共有55層,屋頂則由高9公尺的石柱排成12行、共336根圓柱所支撐。
在伊斯坦堡有許多這類的地下蓄水槽,地下水宮殿是最大的一座。由於現代化後改用自來水管道,地下水宮殿漸漸被世人遺忘,直到被人意外發現重見天日。
伊斯坦堡文化資產保護負責人歐塞爾說明,「我們所說的是中央的歷史建築,裡面有水道,而且有大量的蓄水。這些水輸送到當時的伊斯坦堡,水給予這座城市生命,因此地下水宮殿在修建時,就是這座城市的生命線。」
紐西蘭觀光客指出,「我無法相信這麼多年之前,他們就有這些知識能打造這種建築,不僅能防水,而且還能找到水資源。」
地下水宮殿的參觀路線很簡單,一條路通到最裡面,沿路會看到2個主要景點「淚柱」和「梅杜莎頭像」,被取名為淚柱是因為上面有著像眼淚般的裝飾,並且有水流從上方流下,使得柱子總是濕的。
當初開鑿這個地下水槽時動用了約7000名奴隸,有許多人在此喪命,因此立柱紀念。
地下水宮殿在1987年首此對外開放,期間歷經多此整修維護,甚至在2017年關閉進行防震工程;2022年重新開放後,再次成為伊斯坦堡當地最重要的文化遺產與觀光熱點。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羅馬地下水城成避暑熱門景點 興建逾2千年仍維持正常供水
首記錄食蟹獴敲碎寄居蟹食用 研究登國際期刊
自己搭車去旅行 伊斯坦堡大黃狗Boji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