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不能拒絕親密行為? 范雲提3訴求:應宣傳權控認知

民進黨立委范雲與婦女救援基金會今天舉行「家暴法26周年,親密關係的權控認知有進步嗎?」記者會,發布民調結果,顯示雖有七成七的民眾,聽過權力控制,但只有三成的民眾,能夠正確辨認哪些行為是權力控制。范雲說,唯有讓社會大眾認知到,親密關係暴力的本質就是權力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暴力的發生,呼籲跨部會的宣導應強化意識之提升。

婦女救援基金會也和范雲共同提出三點訴求:一、呼籲政府跨部門合作,強化權力控制認知的宣導,提升大眾認知:親密關係暴力本質是權力控制。降低親密關係暴力不斷發生,就從破除性別歧視開始。

二、呼籲司法院,盡快補足家事法庭人力,加速保護令核發的時間,尤其是性影像相關保護令,有效降低被害人持續被權力控制。三、呼籲衛福部,社會救助法修法時,審核標準應考量受暴婦女處境,不應以「提起離婚之訴」為要件,讓受暴婦女脫離經濟控制,進而脫離受暴環境或關係。

范雲表示,去年和婦女救援基金會合作,成功在家暴法修法中提升對親密關係暴力被害人的保護,包括將未同居伴侶條款準用刑事程序,檢警得以第一時間介入;及新增三項性影像保護令,賦予公權力要求相對人禁止散布、必須交付及下架性影像,讓親密關係被害人免於被威脅、控制的恐懼。

范雲指出,法律保護雖有提升,但文化上仍需努力。本次調查顯示,男性、中老年人及正在婚姻關係中的群體,較無法察覺權控樣態;另外,不論性別,均以工作狀態為「家管」者,敏感度最為低落,可見在經濟依賴另一半的情況下,更難辨識權力控制。

范雲說,根據現行社會救助法,低收入戶的申請與戶籍綁定,導致受暴者(現況仍以婦女居多)若要申請低收,可能需要回到受暴的戶籍地、甚至和施暴者共同申報所得。近期衛福部預告修正草案,更訂定家暴被害人必須提出離婚訴訟,才能獨自申請,恐再次加深被害人脫離經濟控制、脫離受暴處境的困難,呼籲衛福部,社救法審核標準,應考量受暴者處境,不應以「提起離婚之訴」為要件,才能讓受暴者脫離經濟控制,進而脫離受暴環境或關係。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在星巴克念書不行嗎?網友遭店員警告「別再來了」 官網給答案
曖昧對象到家裡!媽媽「神助攻」打中妹子心 25歲母胎單身男脫魯
公公送房還負擔裝潢費!她因1事和老公鬧翻 眾人勸別太貪心
每天吃綜合維他命並不會讓你活更久!各種維他命吃過量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