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長久 兩岸共繁花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從4月27日接待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到6月15日在「海峽論壇」發表講話,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詮釋的對台政策,已抓到「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政策精髓。對「台獨」,北京從不手軟,不管用「統一」或「融統」表述,在戰略不動搖的前提下,更勤練戰術;但更值得觀察的是,形塑兩岸「心靈契合」的方式、體制不斷進階,相較先前已更靈動有序。

作為對台二把手,王滬寧詮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定調的《新時期黨對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最權威,身為三朝國師及18年的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許多對台精義甚至可能出自王之手。在習近平第三任期,對台不僅不能出錯,頂層設計上也必然要求做出成績。

因此,蔡政府執政8年既可見到「外部勢力干涉」及「台獨」冒進時,北京以環台軍演、斷交、貿易壁壘調查及中止ECFA政策迫台,但在惠台措施、精進台商「同等待遇」、吸引台生就讀等樣樣沒少。年初賴清德當選後直到就職,開放台灣水果進口、馬祖旅遊試點,乃至海峽論壇、台北上海雙城論壇續辦,更是藉此夯實民意基礎。

可以說,《總體方略》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中共中央委員會機關刊物《求是》曾對《總體方略》提出10要點,其中除重申對台「集中領導」、在民族復興進程中推進統一、堅持在大陸發展進步基礎上解決台灣問題外,更提到「不僅形式上統一,更重要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因此,爭取民心是統一的根本動力,實踐方式即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融合發展。

了解北京對台頂層設計,就不難理解王滬寧及國台辦主任宋濤等人面對台客時必抓住這核心要義,也就是掌握對台的主動權。當然,領導人個人特色也能為政策加分。4月與17位藍委會見,近日與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等人會面,王滬寧都展現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態度,要在場每人提問並做答;現場難答覆的必交待國台辦及幕僚盡快整理答覆,「一個都不能少」。

14日參加一場兩岸青年座談時,在場台青提到在福建組家庭及兩岸婚姻時,王滬寧轉頭向宋濤示意「希望台辦在這方面的工作更加強。」顯示北京已在兩岸「心靈契合」層面下功夫,大政方針既定,實踐就要大開大闔。禁了多年的鄧麗君題材電視劇《但願人長久》3日在北京衛視、江蘇衛視開播,隨後胡歌訪台,顯示出北京抓住主流民意、展現文化自信的姿態。

「但願人長久,兩岸共繁花!」相較大陸對台政策的綿密及謀定後動,台灣因政策短視缺乏深謀遠慮,已無法掌握主動權,籌碼也必然將流失殆盡。(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看更多相關新聞
習近平:美試圖刺激我攻台
博明:清洗解放軍 習近平為戰爭做準備
美駐北京大使伯恩斯:高壓時代 美中不公開對話困難
上海熱升溫 有助兩岸交流
觀察站/經濟疲弱 牽制陸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