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回怎忘從前事──悼念一代宗師歐豪年教授

嶺南派國畫大師歐豪年教授,日前以九十高齡驟然辭世,消息傳出,無數門生故舊同感震悼。嗣因家屬未舉辦任何告別儀式,眾人無從為一代宗師送別。這些時日,每一念及,歐教授是一位何等交遊廣闊、熱愛生活、相識相知滿天下之人,而末了,竟然是以如此樸素、孤寂的方式走下人世舞台,心中真有無盡的不捨和傷痛!

猶記,1983年間,歐教授應「非洲先生」楊西崑大使之邀,遠赴南非舉辦畫展,彼時我在新聞參事處服務,全力促成歐氏在第一大城約翰尼斯堡盛大展出,因而獲其信任與青睞,從此過從甚密,結緣逾四十載。他在題款時,常客氣的稱我為「道盟」,視我為同道友人,而我從未敢踰矩,始終將他奉為藝壇泰斗,以及個人的師長。

在那次約堡之展,一位大使館的參事,看中歐教授一幅以「一鳴天下白」為主題,展現德禽報曉英姿的中堂,請我私下探詢是否可用優待價五折購買。經我婉轉表達其意向後,歐教授抱持「不能打亂市場行情」的原則,僅願用畫廊採購的折扣出讓,但表示為答謝參事的厚愛,將另附贈一幅1500美元的畫作,如此將較半價尚實惠許多。結果筆者當然是圓滿達成任務,雙方皆大歡喜。

事後,歐教授對我說:「賣畫是交易,送畫是人情,這是兩碼子事。」又解釋道,其實有時高價也是一種負擔,我們總要考慮到絕大多數畫家,都得靠出售作品討生活,若藝壇成名者,自己都無法守住價格,對年輕一輩畫家來說,勢必會打拚得更為辛苦。

單由此例,已略可看出歐教授為人處事的圓融和周到。再如,當年我在新聞局國際部門服務時,曾安排歐教授赴歐巡展,為國宣勞,由於外館事前策畫周詳,展出的每一站,無論是僑胞或友邦人士,皆回響熱烈,佳評如潮,取得空前的成功。不久後,歐教授約我小聚,談及他感念相關同仁出力甚多,為表謝忱,要我開一分名單,他將送每人一幅小畫,聊表心意。

我當即回說,這全都是我們分內之事,實不必多禮。歐教授見我面有難色,就直言笑說:「我曉得你顧慮些什麼,然而,這只是人之常情,說來也不過是秀才人情嘛,我又沒花任何錢!」可想而知,我那些同事在獲得大師所賜的墨寶,無不喜出望外,開心不已。

這些飽含人情味的歐師行誼,雖則早已塵封於歲月的輪迴中,卻讓我始終感念於心,未曾或忘。此外,身為嶺南畫派衣缽傳人的歐教授,藝術的成就固已登峰造極,且為此一畫派在台的開枝散葉,迎來崢嶸的歲月,而最值一提的是,他本人所履踐尊師重道的精神,著實令人高山仰止,由衷敬重。

歐教授十七歲拜香港畫壇巨擘趙少昂為師,苦修精研,成為繼承嶺南畫派衣缽的「第三代掌門人」。在師門學藝時,就常聽趙師講述太老師高奇峰先生的生平事跡,得知高氏在民國二十二年辭世後,歸葬於南京近郊的棲霞古寺,當時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還親題「畫聖高奇峰先生之墓」的墓碑。

二十多年前,歐教授應邀赴大陸「南京博物館」舉行畫展時,很費了一番手腳,才尋訪到太老師的安息之所。發現墓園年久失修,石碑被壓斷,深埋於土堆中,無人照管下,被湮沒了七十餘年。

於是,歐教授出錢出力,鳩工整建數月,將太老師的墓園整修一新,同時也一併將通往墓園的山路,鋪成了便利遊人往來的鵝卵石步道。竣工之後,還專程從台灣趕去南京,親自主持了隆重的重光典禮。此番苦心孤詣,如何不教人聞之大為動容呢?

歐教授類此不凡的行誼,以及值得傳述的事蹟,誠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多位友人知我忝為歐大師的忘年之交,因而在從報刊獲知其遽然病故的報導後,紛紛來電表示關切。

例如,曾任外交部次長、台中市副市長的令狐榮達兄不勝感慨的來電說,他於2019年7月代表台中市政府訪問美國亞利桑那州土桑市時,順道拜訪了末代 美軍協防司令林德將軍(Gen. James B. Linder) 的遺孀,欣見其客廳高掛著一幅歐師落款的畫作,上款竟寫著「經國總統賜正」,不消說,這應是歐教授題贈層峰之作。相詢之下始知,那年林德伉儷應邀到七海官邸作客,瞥見壁上掛有此畫,定睛欣賞了一下,經國先生注意及此,事後就慨然割愛轉贈,作為台美金石情誼的紀念。

其實,外界或許不知,經國先生與歐大師交誼深厚,甚至可說是歐氏的知音,在1982年3月,旅居紐約的蔣夫人過八十五歲生日時,經國先生特從台灣寄奉歐大師所精繪的花卉手卷賀壽,夫人再三展卷欣賞,讚不絕口。

非僅如此,人們若讀到現已公開的《經國先生日記》,不難發現,在1978年11月10日的日記中,有如下記載:「近得歐豪年畫冊一本,余喜愛之,百看不厭,一有空閒即翻閱之,每在晚間失眠時刻一一細看,漸漸入眠,其效用遠過於安眠藥物也。很想重新學畫」等語,即可知筆者所言「知音」一詞,並非虛語。

走筆至此,不禁想起,1996年歲末我在舊金山任滿奉調回台服務前,曾驅車前往黨國大老蔡孟堅先生府上辭行。孟公見我翩然而至,面帶笑意的頻頻垂詢返國後的職務,關切之情,溢於言表,並樂呵呵的透露,三月間他將專程飛去紐約,為蔣夫人的百歲華誕祝壽,屆時打算帶去一幅歐大師所繪的《壽桃圖》作為賀禮。

翌年春,孟公果真寄來為蔣夫人賀壽的現場合影,我這才看到歐氏寶繪的真實面貌,日前,我又從相簿中翻出這張難得的舊照,想到蔣夫人、孟公及歐大師三人皆已離世,心中不由迴盪起孟浩然的名句「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感歎之餘,無限的悵惘頓時湧入了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