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總價小宅居房市主流 北市2千萬元內賣最多

房價直直漲,低總價的小宅躍居市場主力。永慶房屋發現,台北市總價2,000萬元以下交易占比超過5成,而591新建案也發現,六都會區與新竹今(2024)年房價全數飆升至5字頭,台南市房價更在10年間漲近9成,儘管有「新青安」政策房貸撐腰,小資族購屋壓力仍愈來愈重。

住商不動產統整聯徵中心數據,去(2023)年購屋的民眾中,年收入低於百萬元的族群約占61.6%,遠高於年收入在100萬元~200萬元,以及年收入200萬元以上的族群。總價千萬元上下、20~30坪的小宅成為全台房市主流,說明受到房價上漲、民眾收入不變的影響,低總價、小坪數住宅為了建商的因應策略。

而永慶房屋從實價登錄資料整理出近1年來台北市的總價帶交易占比,以1,000萬元~2,000萬元的交易比例39.3%最高,若加上1,000萬元以內的比例12.7%,2,000萬元以下住宅交易高達5成2;在12個行政區中以文山區、內湖區、北投區、中山區與信義區買氣最旺,單坪價格都在40~50萬間。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台北市房價位居全國之冠,但絕大多數民眾的購屋能力,並未跟上房價上漲速度,因此形成犧牲坪數以控制總價的「小宅化」現象,加上台北市有許多屋齡較高的中古屋,相較嶄新大樓便宜,以致台北市房屋交易總價帶仍以2,000萬元以下為主。

591新建案觀察發覺,六都與新竹在2020年時的房價每坪價格僅35萬元,但今年單價已漲到52萬元,平均每年每坪漲幅超過4萬元,上漲率逼近5成。再看10年來漲幅,以台南市上揚89.9%最高,台中、高雄也有57.1%、64.6%的漲勢,而新北市與桃園市也貴了33.4%、40.4%。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