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軌衛星是什麼?為何火紅?一篇看懂低軌衛星:台灣這5個產品最有機會

台灣低軌道衛星執照已開放申請,目前已有3家國際低軌道衛星業者對於進入台灣市場有興趣,中華電信、台灣大等電信業者也積極爭取合作,將開啟不同於傳統電信通訊的服務需求。究竟低軌衛星是什麼?商機有多大?台灣又如何跟各國搶吃低軌衛星商機?《數位時代》帶你一次了解。

什麼是低軌衛星?

一般來說,目前人造衛星分為3種,為低軌道衛星、中軌道衛星、同步軌道衛星,3者最大不同是高度,因此應用也不同,高度最低的為低軌道衛星多為通訊、觀測用途,中軌道衛星則是軍事,最高的同步軌道衛星最大應用為通訊。

衛星 圖/愛范兒
衛星 圖/愛范兒

人造衛星的種類

衛星種類

同步軌道衛星(GEO)

中軌道衛星(MEO)

低軌道衛星(LEO)

距離地面

35,786公里

2,000~35,786公里

200~2,000公里

繞行一周

24小時

12小時(20,000公里高度)

2小時(500公里高度)

移動速度

11,000公里/小時

14,000公里/小時

27,000公里/小時

使用衛命

10~15年

5~10年

3~5年

延遲時間

250毫秒

100毫秒

20毫秒

覆蓋全球/衛星數目

3顆

20,000公里30顆

2,000公里5000顆、500公里10,000顆

相關應用

通訊

導航、軍事

觀測、通訊

OneWeb 圖/OneWeb Facebook
OneWeb 圖/OneWeb Facebook

為什麼低軌衛星近年來如此火紅?

原因一:火箭運載成本下降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表示,低軌衛星過去主要運用於軍事和國防上,但在商業和民用方面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隨著衛星小型化及有效載荷系統不斷進步,以及低軌火箭運載成本下降,讓低軌衛星正快速朝向商業化發展。

過去2年包括美國的SpaceX的星鏈(Starlink)、亞馬遜Kuiper、英國Oneweb等業者,大量發射鎖定商業用的低軌衛星,讓這塊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原因二:衛星小型化及有效載荷系統不斷進步

另外,由於微型衛星體積小造價較低,火箭單次就能投放大量衛星,曲建仲說,目前SpaceX公司的星鏈計畫衛星火箭單次可以投放60顆衛星,再者為射頻元件技術突破,可以大幅提高資料傳輸率,可以支援超過10Gbps,稱為「高通量衛星」(HTS:High Throughput Satellite),星鏈計畫的衛星號稱可以達到20Gbps,大幅降低進入太空產業的門檻。

所謂高通量衛星指的是「單一衛星訊號能覆蓋更多區域,且具備更大資料傳輸」,而高通量衛星技術的突破,是受惠於多點束波技術的運用,讓整個衛星不管在容量、傳輸速度都有大幅升級,加上衛星通訊朝更高頻發展,增加更多的使用頻寬,且應用範圍更加廣泛。

衛星天線 圖/截圖自Twitter
衛星天線 圖/截圖自Twitter

低軌衛星商機有多大?

低軌衛星在各方業者的推動下,已為行動通訊市場帶來全新的變革與商機。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atallite Industry Association)統計,2020年全球太空經濟規模達3,713億美元,預估到2040年全球太空經濟規模達1兆美元,衛星產業占比上看88%、達9,252億美元。

工研院也看好這波商機,並估計低軌衛星產業是成長最快速的部門,預估在2030年全球將有1.7萬枚衛星發射部署,10年內成長450%,至少可以創造4,000億美元規模的產值。

隨著全球低軌衛星市場快速成長,資策會MIC統計,去年全球衛星單年度發射數量已突破1,000顆,而在SpaceX、OneWeb等新興衛星服務業者加速下,SpaceX、OneWeb等預估從2021年到2030年每年將發射超過1,700顆衛星。

低軌衛星瞄準的目標客群為何?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TU)報告指出,全球都會網路連接使用量是鄉村地區的兩倍,但全球有30幾億人沒有光纖網路可以使用,顯示寬頻網路涵蓋率不足的問題, 這些寬頻網路沒辦法普及的地方,就是低軌衛星瞄準的目標客群

TrendForce表示,低軌衛星的成長動能來自對軌道、頻譜規範與全球頻寬需求大幅攀升,加上衛星網路(Satellite Internet)被視為是網路基礎建設困難的地方(如偏鄉),或海空移動載具等特殊應用場景地面主要通訊解決方案。透過衛星通訊技術與地面網路結合,發展混合式網路(Hybrid Network),以提高頻寬、覆蓋率。

全球低軌衛星產值預估 圖/TrendForce
全球低軌衛星產值預估 圖/TrendForce

台灣籌組國家隊,抄捷徑切入低軌衛星大商機

然而衛星產業中包括衛星的製造、衛星發射服務、衛星地面設備、衛星服務,等四大發展領域中,台灣業者究竟要如何跨入商機?

任務一:衛星載台上的次系統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電子組產業分析師呂佩如表示:「台灣要發展低軌衛星產業, 地面設備 是台灣業者是可以最快切入的部分。」目前台灣業者主要聚焦在用戶終端產品或者衛星載台上的次系統,如主結構、電力系統等。另外,還有天線的戶外的系統,包括室內網通設備的次系統,連結室內與室外設備間連結(Inter-Facility Link,IFL)的次系統。

「由於台灣過去在資訊與網通設備發展的優勢關係,在IFL與室內單元這兩個次系統這個部分台灣有較好發展的優勢,可優先供應給國際供應商。」呂佩如說。

太空科技_低軌衛星_outer space 圖/NASA
太空科技_低軌衛星_outer space 圖/NASA

任務二:用戶終端產品

另外,針對UT(User Terminal, 用戶終端機)發展的關鍵技術,也具有成本優勢。至於室外單元天線的部分,台灣也有業者的模組與元件打入其中,更有業者已經發展出整套完整的次系統方案出來。

任務三:開發波束成形(Beamforming)晶片

呂佩如分析,在接收衛星訊號的基頻的晶片,受限於這些衛星的運營商都是封閉的系統,晶片都是利用客製化的方式進行生產,同時出於資安風險的疑慮,參數並不會釋放給供應商,而台灣業自行開發並不符合回收的效益,因此台灣業者會著重在晶片數量多,又不會牽涉資安的波束成形(Beamforming)的晶片做開發。

以目前既有的5G甚至於未來6G的部分都是走波束成形技術,台灣的業者開發出這樣的晶片,不止可以用在低軌道衛星,甚至於5G都將有機會能技術共有,況且台灣在微波元件的研發本來就很強,因此也會往更高階部分發展。例如昇達科投入高頻微波元件研發,其產品包含高頻微波、毫米波通訊元件、射頻天線等,並且已掌握全球主要低軌衛星通訊業者相關訂單。

任務四:天線次系統

天線的部分,鴻海集團周邊的關係企業不止在微波元件有布局,就連天線次系統也有投入,如液晶天線與相位陣列天線,都已經有相對應的著墨並且與國外大廠有合作。

任務五:相位陣列天線

此外,啟碁與中衛都有提供小型地面接收站,只是對應到地面低軌衛星的技術含量還不夠,主要是地面低軌衛星移動速度很快,需要多波束調變的技術;而低軌衛星寬頻設備未來發展就在相位陣列天線這一塊,如電子式可調的天線等。

目前經濟部已集合十家業者組成一個低軌衛星國家隊,並預計在2025年發射第一顆台灣製造的低軌衛星,讓台灣製造能真正上太空。

各國的發展現況與台灣的挑戰

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指出,低軌衛星服務運用要在台灣實行,還有一段相當時日,除了台灣現行法規與頻譜尚未完整,低軌衛星的服務要快速落地使用,除了政府開放的速度、衛星業者在台布建的策略等,都是能否快速普及的關鍵。

以日本為例,目前日本四大電信業者Softbank、AU、Docomo,樂天電信已陸續與衛星業者合作,為5G網路現代化進行升級,例如NTT、軟銀都選擇諾基亞合作來優化其網路,至於KDDI則是與SpaceX的星鏈合作,通過星鏈的衛星為日本偏遠島嶼和山區提供高速網路連接服務。

資訊安全_hacker_衛星網路 圖/Shutterstock
資訊安全_hacker_衛星網路 圖/Shutterstock

另外,樂天和Vodafone投資AST & Science的 SpaceMobile的寬頻網路,由AST & Science 計劃創建一個低軌道衛星,這些衛星將直接連接到智慧手機,而無需專門的衛星硬體或天線,而SpaceMobile將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用較快的速率,在衛星和地面網路之間實現無縫手機漫遊的服務的業者。

呂佩如說,目前低軌衛星應用中,OneWeb在美國已經與當地電信運營商合作,衛星訊號打下來利用社區型的UT去接收訊號,接收後再發給當地的家戶來使用,這是目前有直接合作的案列;這種合作模式就是利用地面的衛星網路接取技術收訊號後,再發送給當地可以接收到訊號範圍的終端使用者。

呂佩如估計,未來5~10年將會是低軌衛星快速蓬勃發展的時期。對於低軌衛星引爆的商機,就如無垠的太空中繁星點點,台灣業者也將迎接這波新商趁勢而起,在相關設備上大賺一筆太空財。

責任編輯:林美欣

更多報導
【低軌衛星專題配稿一】低軌衛星商用服務發展元年,明泰投資Infinio基金彎道超車大搶太空財
【低軌衛星專題配稿二】 新創業者稜研科技串起國際大廠,帶頭在毫米波天線市場打國際賽
【低軌衛星專題配稿三】低軌衛星點燃宇宙夢,台灣的未來在月球,陽翼先進用立方衛星一圓太空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