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安寧病房是等死嗎?平均住多久?護理長親揭「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住進安寧病房是等死嗎?安寧病房能出院嗎?別再誤解了!事實上,安寧病房跟你想的可能很不一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文,由振興醫院安寧病房護理長說明,安寧病房並非只能等死,反而是在處理癌末病人的急性症狀,讓他們能舒適地走完最後一條路,更有機會藉此回復到原本狀態。




當生命走到了盡頭,如何「善終」成為每個人都該學習的一項課題,如何讓病人能夠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是醫療團隊所重視的。安寧病房就是在幫助癌症末期病患,讓他們能夠安穩、舒適地走完人生。許多人認為,住進安寧病房就是等死,其實,這是個不小的誤會。



安寧病房不等於放棄治療

70歲的張老太太因為癌症末期,住進安寧病房,她擁有宗教信仰,強大的信念讓老太太對於死亡並不害怕,反而早早認知到生命有其極限,當身體無法再透過現代醫療治癒,慢慢走下坡,更應該積極把握活著的每一天,2週後,張老太太安詳的離開這個世界。

上述故事,天天都在安寧病房上演著,不過外界對安寧病房了解得並不多。振興醫院安寧病房護理長吉娜・吉瓦斯說:「病人進到安寧病房並不等於放棄治療,也非無藥可救只能等死,事實上,安寧病房就是個很簡單的病房,你在一般病房也會面對死亡啊!」

吉娜認為,實務上遇到很多家屬避諱談安寧病房,常常為了這件事要做諸多解釋,其實病人和家屬要真正理解生命中有生就有死,進到安寧病房大約有80~90%以上,被醫生認定是很接近臨終。不過,應該探究的是,從生到死過程中自己還能如何享受生命,或是還能怎麼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品質才是重要。



入住安寧病房平均活多久?

住進安寧病房大部分是癌末病人,吉娜表示,安寧病房平均壽命是2~3週,如果到第3週後,相對來講病人存活期若還有一段時間,就會啟動出院準備,不管是要回家或是去其他的機構,「在健保體制下還是有限制,病人一入院的當下就要做出院準備。」

換言之,醫師要非常清楚病人疾病接下來的走向,並且有所本,同時也要觀察病人反映出的生理條件,例如抽血數據、理學檢查數字佐證,才知道後續何時可能是生命平穩期,這時候回家才安全。

事實上,入住安寧病房,必須帶著原醫院開立的病歷摘要與相關的檢查報告,至有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醫院掛號就診。如果病人不方便或無法就醫時,可由家人帶著病歷摘要至門診掛號與醫師討論,也可經由急診方式入院,由醫療團隊評估是否需接受安寧療護服務或是轉介其他服務。



安寧病房給付標準3人房免付費

目前住在安寧病房之給付標準均按全民健保標準。如果是住3人房,不必付費;住2人房,一天約付1,000多元,住1人房,則約2,000多元之病房補助差額,視各開辦病房醫院收費標準而定;醫藥費部份,若是健保局尚未核准給付的藥品或治療才需付費。

吉娜強調,安寧病房是對癌末病人的急性症狀處理,治療後還是有機會回到原本的狀態。安寧病房裡幾乎每一個病患都有看護,「我們會跟家屬說,如果進到安寧病房,可以在旁邊跟著學習如何照顧病人,由於病人不會是逐漸康復,而是會越來越虛弱,回家銜接才不會太焦慮,照顧技巧不難。」

提到住進安寧病房的優點?吉娜說,她照顧過的每一位病人,不管是在病房離開或是暫時出院的離開,每一位家屬對安寧病房的回饋都是正向的,因為安寧病房提供病人高品質的臨終照護,包括了餵食、皮膚照顧、每兩小時翻身一次、檢查尿布、有排泄物會大量清洗換尿布、每週一次泡澡等,曾經有清醒病人都豎大拇指說是「最高級的照護」。

最後,由於近年來護理人員嚴重不足,吉娜說,安寧病房醫護和病人的比例相較一般急性病房寬裕,目前是1﹔4,「多出來的時間用在病人跟家屬身上,包含五全照顧,照顧病人外,還有病患家屬的身心靈需求。」

(本文獲橘世代授權轉載,原文為:安寧病房不只是等著「死亡」靠近!積極照顧到最後,滿足特定條件能回家更圓滿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斷食善終合法嗎?我能選擇自己怎麼死嗎?條件一文全看懂
親自替兒子拔管、縫製心肺肝臟⋯勇敢媽媽在開刀房教懂醫師的一堂生死課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住安寧病房是等死嗎?平均住多久?護理長親揭「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