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半夜見阿飄 胡言亂語竟是急性譫妄症作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復健部物理治療師師於床邊教導病人下床技巧,護師從旁協助(圖中人物非新聞相關)/奇美醫院提供

 

68歲李先生,因呼吸喘發燒合併敗血症收住奇美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不久後即陷入急性譫妄的狀態,會客期間跟女兒們告知半夜看到好多穿白衣服的人,不停地詢問護理師:「是不是有人要帶我走?」、「我好害怕」,也對身處加護病房的事物感到困惑,情緒暴躁跟平時溫和的態度不同。

 

奇美醫院護理部加護病房護理團隊評估李先生有急性譫妄發作的情形,採用「M.O.R.E A2F」譫妄照護策略,使用藥物外同時會診復健科介入,以利李先生早期下床,進而減少譫妄的發生。』

重症加護譫妄,易有併發症產生,須儘早評估與處理

 

奇美醫院護理部督導柯雅婷指出,「譫妄」是加護病房中常見的症狀,對病人的影響大多為身體活動度和認知能力下降、住院天數延長及增加死亡率!根據文獻指出,約超過三分之一的病人於住院期間曾發生此症狀,死亡率可達22至76%,這樣的風險跟急性心肌梗塞或敗血症風險不相上下,而在加護病房中,則有高達70%的機率發生譫妄症,因此千萬不可輕忽此症狀的存在。

 

柯雅婷說,有鑑於急性譫妄發生率高,故加護病房團隊於111年4月成立譫妄小組,導入「譫妄評估及照護三部曲」,包括選定譫妄評估工具、評估臨床推展、發展及實施預防「譫妄照護策略-M.O.R.E ABCDEF(簡稱A2F)」,當病人因疾病嚴重度高送入加護病房治療時,倘若精神狀況有改變,護理師便能迅速使用此照護策略進行評估藥物及會診復健科介入早期下床策略,期望有效減少病人譫妄發生率。

 

為增進病人的定向感,巧妙運用譫妄照護策略-M.O.R.E ABCDEF英文的首字母,導入多元化的照護措施。音樂陪伴(Music)於中午播放輕音樂讓病人知道現在為白天;報時系統(Oritention)在07:00、17:00報時,增進病人對時間的認知,同時,護理人員也會跟病人自我介紹,告知現在人在那裡、現在幾點,以提升病人定向感。介入睡眠措施(Rest)於07:00開燈、21:30熄燈,並統計病人睡眠時數以協助醫療團隊評估夜眠藥物的需求。此外,於加護病房中提供小白板、iPad,提供合適的溝通工具(眼鏡和助聽器),以利聽覺及視覺的刺激(Eye/Earsupport),進而有效降低病人譫妄發生率。

 

推動早期下床策略-ABCDEF,預防譫妄發生

 

柯雅婷表示,推動早期下床策略也是促進病人恢復健康重要的一環,加護病房護理師於每天早上7點會關閉鎮靜止痛藥(Assess, Prevent, and Manage Pain)讓病人自睡眠中恢復清醒、另每日評估呼吸功能(Breathe)及早移除呼吸器使用、每日與醫師、藥師共同檢視病人用藥,避免使用易引發譫妄藥物(Coordination)、每班評估病人譫妄狀況(Deliriumassessment)、推動早期復健下床(Early mobilization)邀請家屬一同參與病人下床復健運動及執行桌遊(Family engagement)。

 

重症加護病房會客時,護理師會給家屬詳細的衛教,讓家屬理解譫妄症的發病原因及治療的方向,並一同協助四肢關節活動及床邊坐起,看似微不足道陪伴與照顧,卻是成功的關鍵。藉由上述措施增強病人定向感,追蹤病人反應,舒緩病人及家屬緊張的情緒,也讓病人和家屬安心許多;加護病房護理師對於上述措施的執行,也開心表示「在整體照護流程上,更有成就感及專業度,同時也提升病人整體性照護之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