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說明農委會研究案?張善政:時間點要拿捏好

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今天接受專訪,對農委會研究案說明。(張善政競選辦公室提供)
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今天接受專訪,對農委會研究案說明。(張善政競選辦公室提供)

綠營持續猛攻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農委會研究案,張善政今天接受專訪,他說,一定會開記者會說清楚,但時間點要拿捏好。張善政表示,現在非官方的擠牙膏式爆料,一定會在最佳時間點說明。

張善政今天接受專訪,提到研究案,張善政說,會有這計畫是農委會退休資訊中心主任林貞,因她發現農委會旗下很多單位想走入科技領域,對科技了解不多,因此才會有農業電子化的研究案,讓適當團隊有系統的引進國內外農業電子化資訊,做宣導、推廣、規畫。

張善政說,該計畫要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當時由宏碁得標,而3年5700萬的計畫,1年約1、2000萬上下,每年經費不等。張善政表示,民進黨把研究案講成只是幾個報告,一個報告要花多少錢。但是報告在研究案中所占經費比例相當低,花最多是研討會、規畫的部分。

張善政也說,該研究案對國內農業電子化打基礎非常重要,可以說是啟蒙。如大家到超市看到很多農產品的包裝有條碼,手機掃一下就知道產銷履歷。張善政說明,早年農委會想推產銷履歷,但很多都是手工製作,沒有電子化根本推不動,經過該計畫啟蒙,現在到超市都能輕易見到產銷履歷。

張善政表示,台灣農業電子化啟蒙是該研究案,後續也帶動很多建置案,吸引很多資訊公司投入農業。如田間參數的水分、溫度,現在很普遍了。張善政強調,5700萬的研究案,真正做的是推廣方面,報告只是最後的東西。

而該計畫如何進行?張善政說,每月最少一次向農委會資訊中心回報專案進度,彙整當月相關報告,並協辦期中期末審查會議。而內部開會則很頻繁,至少1周1次。張善政也說,報告當然不可能每個都自己寫的。張善政提到,當時他手上平均3個以上標案,約6、6成是政府的案子。

該研究團隊12人,張善政說,團隊成員開枝散葉,絕大部分都不在宏碁了,很多因研究案從事農業科技化。如很多餐廳有農產品溯源,這些背後推手,可能跟當初計畫成員有關係。他強調,該計畫是觀念啟蒙,為農業領域導入很多科技人才。

提到何時開記者會澄清,會不會一拳斃命?張善政說,現在爆料如擠牙膏,每次出來一點,而且不是官方。會針對最適當的點講清楚。張善政也說,也要跟大家報告,很多東西在農委會合約中,對宏碁要求終身保密,會尊重合約要求,也只能講關鍵資訊。他說,若要講很多,要請問農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