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中華文化就像大同心圓

旺報【特約記者鄭光隆╱高雄報導】 自稱是「兩岸的人」,知名文學家余光中1月31日在《旺報》主辦的兩岸徵文頒獎典禮上,盛讚「兩岸徵文」活動,期待透過這項活動,肯定對方的同,尊重彼此的異,他說,這才是真正的交流,中華文化才得以延續。他更期勉兩岸青年學子不要為了50年的政治恩怨,拋掉5000年的中華文化。 余光中致詞時表示,「我是兩岸的人」。因為他大學前兩年的生涯在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度過,後兩年的大學則是在台灣就讀,同時他也是北京大學的錄取生,目前在高雄市中山大學任教,成立的「余光中人文講座」是兩岸三地文人的園地,也在大陸成立「余光中高中散文獎」。 余光中說,從兩岸徵文中看出兩岸文化求同存異又能彼此尊重,他以「台灣」兩字為例,台灣人很少人寫「臺灣」,台是簡體,灣是繁體,卻融合在一起;台灣人說消夜,大陸說夜消;大陸說盒飯,台灣說飯盒,但不管是大陸或台灣都看得懂。 他也說,交流不是同鄉會,大家吃個飯就結束,交流是做朋友,朋友有益友也有惡友,面對惡友的批評要給予尊重,如果一個文化經不起批評的考驗,那就太脆弱了。他認為,中華文化就像是個大同心圓,「圓周無所不包,圓心無所不在」。 余光中希望青年學子能體認文化和科技並存不悖的道理,因此他對科技與文化的微妙關係做出闡釋:「文化是閒出來的,而科技是忙出來的;科技,求未來快來;文化,求過去慢走」,閒不是偷懶,而是悠遊於生活中培養出文化,「現代人爭分奪秒,莫忘歲月!要想快活,就得慢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