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吳曉樂:聽到孩子的傷 我不想當個敷衍的大人
採訪之前有點擔心作家吳曉樂會不會有「藝術家性格」,可能不願意吐露太多訊息,吳曉樂準時到達約定地點,輕鬆聊起家裡兩隻貓,描述她臨出門前貓才喊餓,趕緊餵了貓,只能狼狽趕著出門……幾句家常閒聊,看出吳曉樂緩和氣氛的用心。與她用詞精準的文風相較,吳曉樂本人顯得平易近人。
2018年,吳曉樂以多年家教經驗寫的第一本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她聲名大噪,彷彿成為「家庭創傷」的代言人。10年前她替孩子說出心裡的傷,被輿論批評「不知父母恩」,如今療癒家庭創傷成了顯學,甚至日本出現「毒親」一詞,用來形容某些類型的父母對孩子有害。
直到現在,對吳曉樂的褒貶評價仍兩極。許多父母不認同吳曉樂,「怎麼能這樣批判爸媽,不懂為人父母的苦心」。同時卻有許多心理師、諮商師表示,諮商室裡許多人引述小說裡的情節,表示和自己的童年經驗極為神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成了當代孩子心中的一個安慰,「原來我不孤單,有那麼多人跟我一樣。」而吳曉樂,就是可以傾聽他們心聲的樹洞。
「好多人把人生中很難跟別人講的事情告訴我,不管用私訊、在我演講或簽書會後,」排山倒海的傾訴差點壓垮吳曉樂,但她仍然聽進心裡去,「我可以聽過之後就假裝說『喔,你辛苦了』,然後就沒了嗎?好像也不對,應該是要想辦法把這些聲音收集起來、做點什麼。」直到現在,吳曉樂仍細細的消化每封私訊、記下每個故事,思考自己能怎麼幫助這些孩子。
聽見孩子的心聲 就無法敷衍
這股得做點什麼的動機,促成吳曉樂引進科學教養翻譯書《別教出混蛋》,原著梅琳達.溫納.莫爾(Melinda Wenner Moyer)是美國科學報導記者,整理各種與教養相關的科學論文或大型研究,提供接納情緒、身體自主權和破除性別刻板印象等的教養策略建議。
很多人不解,吳曉樂還未生養小孩,為何如此關心家庭和教養議題,甚至出錢出力引進翻譯書。「其實啟發《兒童權利公約》的柯札克也沒有小孩喔!」她說,「世界上有很多不平和弱勢都值得關心,但兒童連為自己抗辯、陳述的能力都沒有,很多家長光是育兒就分身乏術了,其他大人更應該關心孩子的權利,」吳曉樂解釋。
早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出版之前,她就一直把學生放在心上。她曾在臉書上發文描述在補習班工作時的感想,當時主管嫌她不夠關心學生、不向家長回報讀書進度,主管甚至要求吳曉樂背出孩子們上一次段考的成績,雖然吳曉樂答出來了,卻只感到悵然。
「比起成績,我更記得不值得放在心上的事,哪些字句會讓這些小鬼受傷,哪些會讓他們好過,誰需要多一點關注,誰最怕被人關注,誰需要讚美,誰的褒獎已經太多,誰遇到大考就緊張要提醒放鬆,誰又太鬆散需要事前叮嚀……我介意的是這麼瑣碎、你又不會問的事。」吳曉樂不想當忽視孩子呼救的那種大人。直到去年,吳曉樂出版最新小說《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也剖析了青少年自殺的議題,這麼多年來,她的眼光不曾離開過。
「要懲罰孩子太簡單了!不給零用錢、斷他網路,甚至是體罰,如果你今天不滿一個成年人,想揍他、下藥害他,都會吃上官司,犯罪就會付出代價,但是讓小朋友痛苦的成本卻這麼低。」只要談起兒少的處境,吳曉樂口中就會說出各種神比喻。
吳曉樂認為自己從小就是很會察言觀色的小孩,這份敏感來自她豐沛的同理心,現實中如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書中描述的孩子們正在受傷,卻找不到一個療傷之處,因此吳曉樂選擇把關懷放在每個孩子身上,為他們發聲。
破除性別刻板印象 是讓孩子幸福的道路之一
吳曉樂也相當關注性別平權議題,常受邀到各校園與學生討論。2024年是性別平等教育法上路20年,但學校與社會對兩性/多元性別並沒有更友善。從去年台大經濟系系學會候選人充滿歧視性別、身分的政見,以及網路上層出不窮貶低女性的詞彙,從「母豬」、「台女就是賤」等嘲諷用語,甚至進化到用一個咖啡 emoji☕ 就能表達讓女性「消音」。(編按:咖啡 emoji☕ 嘲諷女性不理性、愚蠢、情緒化等,意指女性的意見不重要、不需要聽。起源請見朱家安的分析。)
吳曉樂觀察,網路是一個放大器和加速器,犯罪的成本變低了,尤其匿名性助長了「人人都可踩一腳」的風氣,確實讓各種歧視言論更容易被激發、被看見。「性別平等的環境有變好嗎?我認為是有的,任何價值觀的普及,都需要跟社會很長的磨合。」
吳曉樂進一步解釋,20年前如果有人說,「女人去洗碗啦!這裡沒妳的事」會是稀鬆平常,但放到今天,所有接受過性別平等教育的學生都知道,這樣的意見是違反性平的,「孩子們是否認同性平價值觀是一回事,但他們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就是很重要的開始。」她以哈利波特比喻,性平教育就像「去去武器走」的咒語,「這些不平等被辨別、命名出來,就能開始做對的事情。」
這股對性別平權的執著,來自於吳曉樂高中時不甘心的情緒。吳曉樂就讀台中女中時,某天有位師長對學生說,「妳知道為什麼我們學校(台中女中)這麼破爛嗎?因為學姐畢業後都沒有回捐(錢)給母校。」吳曉樂當下就聽出深意,師長意指不管學姐們畢業後成就多高,大多以丈夫的事業、身分發聲,如果以家庭名義回捐也是給夫家的母校,「這樣的抱怨好像是一種啟發,讓我開始對自己女性的身分感到悲憫,也發現一直以來感覺到的不對勁,都是真的。」
吳曉樂高中時期被啟發了對性別平權的意識,背景為台中女中學姐所創作的馬賽克牆。黃建賓攝
「高中時常有師長跟我說:『吳曉樂,妳這樣長大會很難嫁出去。』」吳曉樂形容,高中時期的自己是個愛打抱不平、老是在網路上跟人筆戰的青少女,她漸漸理解到不管她和同儕女性在學校和職場多麼優秀,一旦進入婚姻和育兒,甚至就算不結婚生子,結局一樣全部都毀了,因為整個社會都在教妳怎麼當個「對的女性」,溫順、謙虛、以夫以家庭為重……。「我都畢業多久了,仍然記憶猶新,我想,就是一種不甘心吧。」吳曉樂淡淡地說。她認為,一個尊重多元性別的社會,能讓孩子發揮潛力,而這是「大人的責任」。
採訪最後,到台中女中為吳曉樂拍照,吳曉樂聊起她曾經遇過的一個孩子,千里迢迢越過半個台灣來聽她的演講,「孩子的摯友在家庭裡受了傷,他急切的想問我,可以怎麼幫忙朋友?我真的很感動,但我更希望孩子們受傷之後,有好多好多人大人可以問,我正在努力創造這樣的環境。」
此時午後雷陣雨稍停,夕陽餘暉落在吳曉樂肩膀上,讓她的線條看起來柔和許多。問起她如何消化這些傷心的故事?「只能相信啊!相信這世界正在變好,我很容易因為一點好事樂觀起來,這是我的優點吧。」原來小說裡那些鋒利又精準的文字背後,都是吳曉樂想為這些孩子多做一些的溫暖心意。
吳曉樂|小檔案
1989年出生,畢業於台中女中、台大法律系,現為文學創作者。著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兒童》、《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曾獲2023讀墨年度華文大獎年度人氣作家首獎。
(責任編輯:劉映均)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當青少年在社群討拍喊「我emo了」,是真求救還是強說愁?
拒學就像「業力引爆」?親手關住自己的孩子內心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