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審己以度人 只會罵人難拿分

指考第二天 有人考完樂 →頂著高溫,連考二天的和平高中自然組的鄭同學,在考完最後一節課後,將課本講義丟在操場上,興奮的翻過來大喊「考完了!」。(陳麒全攝)

中國時報【胡清暉、洪欣慈、林志成、張潼、吳敏菁、李義、實習記者謝鎂榛╱綜合報導】 今年指考國文作文是「審己以度人」,高中老師分析,這個題目出自曹丕的〈典論論文〉,考生不陌生。補教老師則說,這個題目要先「審己」、然後「度人」,但現在不少學生學了電視名嘴只會罵人的壞習慣,要寫得好不容易。 不懂反省 難有發揮 台北市明倫高中考生何金葳寫自己小時候與同學吵架的經驗,當時都以為自己是對的,直到老師以「審己以度人」這句話來訓誡他,才讓他深刻反省。 師大附中高姓考生以自創小故事切入題目,描寫一個人因配戴霧霧的眼鏡出門,看到每個人都覺得很髒、很噁心,一路上都一直嫌棄別人,直到回到家才發現是自己的眼鏡不乾淨,才讓看出去的世界「不美麗」,藉此傳達「審己」的重要性。 彰化女中林怡安說,她從志工服務的經驗找事例,增加說服力,首段破題,先審查自己、衡度別人的重要,然後舉了曾不平行動不便長者沒被看護好好對待,認為看護太不盡責了,長者才抱怨連天,但等到自己去體驗照護工作,才知道不容易,事情也往往不是表象想的那樣。 台北市景美女中老師陳嘉英指出,「審己以度人」的構思脈絡,就是先認真反思自己的能力、行為,再去評價、要求他人。近年來一些網軍或網友在沒有瞭解事件全貌就進行批評,考生可以從這個觀點出發,反思此現象。 陳嘉英強調,考生如果平常有在反思自己,這個題目應該不難發揮,出題老師是希望即將升上大學的年輕人,要能夠立足自身,進而關懷社會。 從「審己」出發 才是重點 補教老師楊墨說,曹丕的〈典論論文〉,是高中國文教科書的共同選文,考生都讀過,因此應不會誤解「審己以度人」的意思,滿分27分,要寫出15至18分不難,但要得到20分以上,不容易。 楊墨指出,許多名嘴每天上電視批評別人,但私底下個人行為也是亂七八糟,這就是只有「度人」、沒有「審己」。考生寫這個題目時,要先從「審己」出發,甚至覺得自己缺點一堆,沒資格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