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做,等著被踢出供應鏈!企業拚減碳,為何左右台灣1.3兆美元經濟成長?

從現在開始到2070年,如果台灣在對應氣候變遷上果斷行動,以及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不超過1.5度的前提下, 在這50年將達成總值1.3兆美元的經濟成長

反之,在同樣期間, 假使台灣在氣候議題只是觀望,以及全球平均溫度上升超過3度,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將達1.4兆美元 ,包含勞動生產力低落、工作機會縮減和生產用地減少等。一來一往,相差2.7兆美元,相當於台灣去年GDP(國內生產毛額)的4倍,或者政府年度總預算的40倍。

以上預測來自勤業眾信在2021年發布的《台灣的轉捩點:氣候行動如何推動未來經濟》報告。談起節能減碳乃至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將溫室氣體達到移除與總產出量互相抵銷)的議題,多數企業第一浮現是增加營運成本與工作負擔的憂慮,而忽略它帶來的生意。「今天看來是『成本』,實際上是實現美好未來的『投資』。」報告指出。

機會總是留給行動者,不分領域。近來水泥和石化等傳統產業,都有志一同往新能源領域布局,先是台泥在去年7月跨海併購義大利儲能公司NHOA,接著斥資120億元在高雄蓋超級電池廠;今年7月初,台塑集團也宣布投資160億蓋電池芯廠,跨入儲能事業。

這兩家企業位列台灣前10名排碳大戶,為何都做起與本業無關的新事業? 答案是減碳 。為了達到降低碳排放量,積極擘劃營運成長的「另一隻腳」,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擁抱低碳、綠能的新市場。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認為,「企業應把氣候、減碳議題視為加法,而非減法,要敢於投資。」如台泥為追求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即二氧化碳的製造與消除達成正負抵消;碳中和與淨零排放不同在於,淨零排放是針對所有溫室氣體,目標更廣泛),除了改善水泥的製程工藝、使用替代燃料與原料,更致力投資新能源與儲能事業,以抵銷水泥製程所產生的碳排,並把低碳水泥、資源循環、綠色能源視為公司3大核心事業。

不只是企業動起來,公部門也積極回應,推出法規和政策。由國發會、環保署、經濟部、科技部、交通部、內政部、農委會和金管會聯名,在今年3月底公布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首次揭露台灣官方長達近30年的減碳大戰略;同月金管會也發布上市櫃永續發展路徑,2023年起資本額百億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必須完成溫室氣體盤查(包含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以下稱碳盤查),要求企業正視碳排放的問題;另一方面,環保署準備透過《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針對287家排碳大戶課徵碳費,當排碳有價,更是促使企業減碳的誘因。

當減碳從宣導進到行政規定和法律,對企業形成推力,再結合來自市場的拉力,讓這題成為經營決策者的必考題,而不及格和補考的代價將很高。

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觀察,「企業重視低碳轉型的層級比數位轉型來得高,董事長與總經理需要先了解趨勢是什麼,才能夠決定公司未來幾年的路徑圖及資源怎麼做分配。」企業投入低碳轉型這件事,必須由上到下(top-down),由企業的高階層級帶頭做,並結合公司的核心策略發展。陳來助曾擔任友達光電執行長,目前在陽明交通大學開設零碳轉型高階經理人班。

世界經濟論壇年度《2022全球風險報告》針對全球近千名商界、政界、學界領袖調查,列出全球未來10年10大風險,前3名皆與環境議題相關,其中「氣候行動失敗」被列為頭號長期威脅,將對社會、經濟與地球產生衝擊;更有77%表示,國際上減緩氣候變遷的行動仍處於尚未開始或早期開發的階段。

企業減碳4步驟,每年設定減碳4.2%

為減緩氣候變遷,在ESG(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3大面向中,環境面(Environment)的溫室氣體減量至關重要。至於企業如何展開減碳行動,落實低碳轉型的策略與目標,《數位時代》採訪彙整協助企業規畫永續發展策略及長期關注國際淨零排放趨勢的PwC、KPMG、勤業眾信、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等專家,歸納出4大步驟、拆解成6大行動。

企業要做到碳中和,會經歷4個步驟:碳盤查、設定減量目標、抵換,最後達成碳中和。

第一步是進行碳盤查 。企業須先了解企業碳排放的情況,盤點溫室氣體排放源,搜集相關碳排放量的數據,由於溫室氣體排放涉及多個部門,因此需成立跨部門小組,如環安、廠務、人資、會計等部門,執行溫室氣體盤查流程。

第二步是設定減量目標 。當了解公司整體碳排後,就需要設定減量目標。資誠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諮詢服務副總經理張嘉宏建議,可參考國際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SBTi)標準,或是跟隨SBTi每年減排4.2%的路徑來設定。

第三步是抵換 。企業除了透過能源效率提升或設置再生能源,也可進一步實行碳抵銷(Carbon Offset),透過減少外部的碳排放,以抵銷本身的碳排放,如植樹造林、購買二氧化碳排放權等。

當企業的「碳排放量」與「碳清除量」相減達到零的平衡時,就可宣布達成第四步的碳中和 ,並持續定期評估,檢討降低碳排的措施。

從6大行動切入,有效率減碳

就企業營運面來說,要如何把減碳落實在日常營運,甚至結合經營策略?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建議,「企業可思考從國際的法規,到台灣政府2050年淨零轉型路徑下,公司的整體策略方向。」包含自身營運減碳、產品研發、供應鏈減碳到未來的產品服務創新、財務決策都涉及公司的資源分配,並取得投資人與銀行端的資金支持。

首先是最容易推動的「 能源管理 」:從營運據點、產品製造過程所使用的能源,進行管理監測,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這也是企業透過內部自我管理,可以有立竿見影效果。

協助中小企業推動數位化碳盤查的舞雲智網建議,企業可先從國際標準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開始導入,找出廠區高耗能、低能源使用效率的設備,作為節能的優先目標。「對企業來說,從省錢、節省營運成本角度來推動減碳,接受度會比較高。」舞雲智網協理黃淑儀表示。

其次是「 製程改造 」:透過源頭減量與廢棄物再利用,投入低碳、再生材料的開發,或導入低碳製程技術,降低生產過程產生的碳排。陳來助表示,「改善能源端效率,通常可以減碳5~10%;但投入創新可以減碳20~30%,例如換材料、製程、設備,這也是一間公司升級的開始。」

第三是「 綠能投資 」:國際大廠要求供應鏈擴大使用再生能源,已成為大趨勢。企業可透過採購綠電或建置再生能源設施,降低碳排量;部分企業還會自行申請電業執照,擴大再生能源投資,延伸新能源事業。舉例來說,面板大廠友達和遠傳電信都跨足太陽能電廠開發,各自成立子公司星耀能源和旭天能源,把綠能列入新事業的重要布局。

第四是「 供應鏈合作 」:由於供應鏈的碳排放也會牽涉到企業本身的碳排表現,因此企業可透過要求上下游供應鏈制定減碳目標,並給予技術輔導或資金等協助。

台積電就建立「 供應鏈永續學院 」,協助供應鏈做碳盤查,還特別針對高碳排的供應商要求制定減量目標;甚至為改善製程機台耗電的問題,攜手前耗電量6大設備商,合作開發節能機台。

第五是「 服務創新 」:在企業持續減碳自我升級的過程,最挑戰的在於商業模式創新,改變公司既有獲利模式,並獲得客戶的認同。如科技大廠蘋果(Apple)提供消費者自助維修服務,讓顧客可以使用原廠的零件與工具維修手機。

第六是「 氣候行動倡議 」: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圖中,設定2040年新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2050年再生能源發電超過60%,對企業來說,投入低碳轉型的動機更明確。趙家緯認為,「 加速減碳行動,不再只是政府的事,企業更要扮演氣候領導者,積極形塑這些政策,擴大影響力。

6大行動,看懂各產業如何邁向低碳轉型? 圖/數位時代製作
6大行動,看懂各產業如何邁向低碳轉型? 圖/數位時代製作

 

邁向低碳轉型,跨產業合作打團體戰

企業在低碳轉型的過程裡,不只為了符合法規要求,更要布局第二成長曲線,「過去企業投資多以快速獲利為考量,但這個觀念需要改變。」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永續服務發展負責人陳盈州表示,企業若要永續經營,透過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框架來思考,所謂風險分兩大類: 第一種是實體風險,例如極端氣候事件對於企業供應鏈的破壞;第二個是轉型風險,如仰賴化石燃料的企業,需要花更多成本來研發新的清潔能源 ,「若企業沒有跟上科技發展的腳步,很可能會被淘汰。」

至於企業要如何避免低碳轉型失敗,陳盈州指出,首先資源要集中,先釐清公司的核心業務發展,能否符合未來低碳經濟(Low-Carbon Economy)的需求;政府的輔助資源與配套措施也很重要,若政策推動太躁進也可能衝擊中小企業的生存,例如過去政府推動燃油機車禁售令,就曾引發機車產業反彈而夭折,「跑太快或跑太慢都不行,時間點很重要。」

責任編輯:林美欣、蘇柔瑋

更多報導
馬斯克狠砸1億美元當獎勵,邀集高手找出捕捉十億噸級碳新技術
拼淨零碳排,陳來助掌舵勤友光電,加速發展第三代太陽能聚焦碳中和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