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臺中之河(一) 尋找人與水的關係

人與水 關係建立第一步 水安全

2021年臺灣旱澇齊至,短短幾個月,水情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半年全臺還在討論缺水,中央政府緊盯水庫蓄水率,地方政府則陸續實施減壓供水措施,進入到下半年度,水回來了,卻豪雨成災,國內水情短短幾個月從缺水變成淹水,宛如電影明天過後的場景真實上演,預示氣候變遷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隨著極端天氣事件成為常態,降雨型態逐步邁向「短延時、強降雨」,城市「水安全」出現難以修補的破口。

臺 大 土 木 工 程 學 系 教 授 李 鴻 源 提 出 「 為 失 敗 而 設 計 」 的 城 市 治 水 理 念 
臺 大 土 木 工 程 學 系 教 授 李 鴻 源 提 出 「 為 失 敗 而 設 計 」 的 城 市 治 水 理 念

▲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鴻源提出「為失敗而設計」的城市治水理念

「我們應該用非工程手段,從城市設計的角度來解決都市水的問題,」前內政部長、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鴻源強調。

過往城市水治理強調「人定勝天」,希冀透過工程手段打造「不淹水」城市,然而這個觀念在愈來愈難預測的氣候變化中已不適用,因為即便是以兩百年洪水頻率為標準的堤防設計,數值正不斷的受到挑戰,如何因應變動才是未來水利政策的走向。

「近幾年的水患我們意識到工程本身是有極限的,因此現在我們強調的是『為失敗而設計』的觀念,」李鴻源解釋。

從追求「不淹水」到打造「不怕淹水」的韌性城市,就是以「為失敗而設計」的角度來解決都市水危機。

李鴻源舉例,臺灣許多公園設計喜歡做人造假山,非但無法貯流還形成『以鄰為壑』的窘境,造成鄰近社區淹水的潛式,他認為公園綠地應該要有更大面積的水域。

「像是中正紀念堂,全是硬鋪面,全都不透水,若能增加一些水域,提升它的透水性,我相信生態、環境就會回來,鄰近地區的微氣候也會改變。」

這樣的概念一點也不新,歐美多國自1990年代便開始推動「海綿城市」,例如增加透水鋪面、雨水花園與綠屋頂等設置,或利用都市空間打造臨時滯洪池,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吸納更多雨水、發揮滯洪與保水貯流的功能,當強降雨時,城市即可承納洪水而不受災害,雨停之後,雨水也能被保留下來,改善城市缺水問題。

不「抵抗」洪水,選擇與水「共存」,才能打造不怕淹水的韌性城市,當「水安全」無虞,人與水便能再次產生連結。

延伸閱讀  李鴻源:脆弱城市尤須水利新思維


人與水 關係建立第二步 水環境

人與水如何重逢?關係建立的第二步在於「親水環境」的打造。

走進都市之河的時空隧道,便可看見「河川與環境」的變化。

過去,溪水是鄰里居民洗衣、孩童戲水的場域,沒有特別的設施物,依傍河道而生的水草與清澈見底的河流,便足以構成天然的休憩空間,對鄰近居民來說,河川已成日常的一部分,他們自發式、創造式地與河川共生,變化出各種親水行為。

然而,隨著都市發展、人口增長,河川除了承洪,在民生污水與工業廢水不停排入的過程中,不覺地,竟多了納污的功能,從此,滄浪之水濁兮,人與水的關係出現了距離。

近幾年,人類的環境意識提高,已開發國家在高度發展後,經濟邁入成熟階段,人們開始注重生活品質,意識到水環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開始積極整頓都市河川。

於是,溪河被覆上水泥堤岸,整潔、乾淨的人工造景取代原生水草,依附河岸植物生存的生物也慢慢消失了,河道不再透水,無法調節溫度、更失去自淨能力。

加 冷 河 整 治 師 法 自 然 , 結 合 生 態 工 法 , 拆 除 河 道 兩 旁 的 柵 欄 , 打 造 親 水 環 境 
加 冷 河 整 治 師 法 自 然 , 結 合 生 態 工 法 , 拆 除 河 道 兩 旁 的 柵 欄 , 打 造 親 水 環 境

▲加冷河整治師法自然,結合生態工法,拆除河道兩旁的柵欄,打造親水環境

該如何兼顧遊憩與生態?

「水環境的核心概念是要恢復河川生命力, 讓人們親近自然水源。」

美商傑明工程顧問公司副總經理陳建宏舉新加坡的加冷河為例,「新加坡人將整治工程結合生態工法與海綿城市的概念,還地於河,一方面解決污染問題,另一方面提升蓄水能力,還創造出生態多樣性。」

整治工程後,加冷河原本河道旁的護欄消失了,河川成了一個開放空間,民眾可以直接觸摸、感受到水,孩童打著赤腳,在河邊戲水,鳥類、動物逐天然河流而居, 加冷河師法自然,形塑出水與城市交織的親水環境。

「透過城市中,水系接綠地、藍帶接綠帶,以及水環境的改善,能為水域和陸域的野生物種創造出棲息空間,進一步使人類與動物能和平共處、共同生活,在歐洲他們把這樣的概念稱為『城市型國家公園』,」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總經理林笈克表示。

當走出家門,就能徜徉在綠蔭與水文之間,人們對自然、河川便多了一些親密感,促使人主動親近並關懷城市中的河川。親水環境的打造,重點或許不在人工造景與設施,而是如何讓人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找回與水的連結。

延伸閱讀  永續的先鋒 美商傑明以水利專業擘劃未來


人與水 關係建立第三步 水文化

每一條河川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古今中外,許多小說、電影皆以河川為背景:宮崎駿電影《神隱少女》中的河神白龍,以日本福岡柳川為構想,描寫河川遭到填埋,失去名字的厄運;小說《邊城》,沈從文筆下那獨特的湘西風情,一條溪,一位用一輩子守著溪的擺渡人,交織出河川與沿岸恬靜山村間的淒美故事。

河川如同生命的支持者,人類沿著大河的自然水道,孕育文明;河川如同生命的載體,人類逐水而居,與河川共譜歷史。然而,這些故事與文化隨著時代遞嬗,如何能源遠流長?

答案是,讓它變成日常。

因此,人與水關係建立的最後一步,在於透過河岸周邊地景及社區空間的維護與轉化,在於透過外在景觀的形變,內化於都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質變,再現河川的文化價值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