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白袍之呼吸治療師1】呼吸治療師 守護患者的一吐一息


呼吸、心跳,是人體維持生命最重要的兩件事。從內科到外科、加護病房到一般病房、急診室、門診,有這麼一群人,為了病患的呼吸治療而努力,他們是「呼吸治療師」,守護著患者用呼吸維繫的生命。

2021年,台灣新冠疫情大爆發,一批批患者湧入醫院,許多急重症病患必須仰賴呼吸器的幫助,「呼吸治療師」們站在疫情第一線,在離病患呼氣最近、離感染病毒機率最高的地方,搶救著患者一吐一息間維持的生命。

事實上,不僅在疫情時站在第一線,從內科到外科、加護病房到一般病房、急診室、門診,幾乎都能看到「呼吸治療師」的身影。然而雖說呼吸治療對許多病患來說不可或缺,即使政府在2002年就已通過「呼吸治療法」,但全台這群通過國考的2千多位「呼吸治療師」,辛苦專業的工作內容卻鮮為民眾所知。

照護族群從0歲到100主要集中在重症照護

「呼吸治療師」(Respiratory Therapist,簡稱RT)究竟都在做些什麼?

急診室,當患者因急性呼吸衰竭搶救,「呼吸治療師」就必須要立刻給予適當的呼吸支持;當患者轉入加護病房,處在插管使用呼吸器或是使用非侵襲性的面罩式呼吸器,這時「呼吸治療師」的工作就是依照患者病況隨時進行呼吸器設定的調整,在密切的監測下進行高密度高強度的呼吸治療。

場景轉到一般病房,當協助病人脫離呼吸器支持後,「呼吸治療師」還會依照病人的情況進行呼吸治療教學,對即將出院的病患做長期呼吸照護的評估,以及提供病人「肺復原門診」治療的建議。

「我們照護的病患族群涵蓋了從0歲到100歲。」輔大醫院呼吸治療組長趙克耘說道,之所以社會大眾普遍對「呼吸治療師」感到陌生,主要是呼吸治療師的工作業務大多集中在急重症照護,很少直接接觸到病患家屬;此外,呼吸治療師大約有7成以上在醫院工作,少部分從事居家照護,但是因健保給付未涵蓋,因此無法在一般診所看到他們的蹤影。

也由於照護的對象皆是與呼吸相關的病患,因此呼吸治療師早已習慣面對各種生死關頭及家屬的悲喜,趙克耘常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外見到傷心自責的媽媽,也常見到猶豫是否氣切病患與家屬的眼淚與掙扎,而他們所能做的,就是提供專業知識,並在後續盡力幫患者做好呼吸治療。

橫跨醫療量能各領域 病患24小時呼吸的守護者

「呼吸治療師」的工作領域大致可以切分為四大塊:急診與加護病房的急重症照護;新生兒與兒童的呼吸照護;普通病房、居家照護與長照2.0相關的慢性呼吸照護;醫院門診的「肺復原治療」。

接上呼吸器之後,後續的治療都是呼吸治療師負責。圖/陳賜哿攝
接上呼吸器之後,後續的治療都是呼吸治療師負責。圖/陳賜哿攝

「插管是醫生處理,接上呼吸器後就是呼吸治療師的工作。」趙克耘表示,在急重症的照護上,他們需隨時留意病人的血氧濃度、呼吸速度、壓力大小,適時做呼吸器精密的調控;打太多氣肺會破、打不夠會很難呼吸,因此需要依據病患身高體重判斷出適合的狀態並得到一個基本的參數,數值也會因病情的急性期、穩定期、脫離期,視不同階段做頻繁的調整:再進一步從心跳、血氧、抽血、X光等檢查得到的數值,判斷是否可以脫離呼吸器。

「呼吸治療師是病人們24小時呼吸的守護者。」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呼吸治療科技術組長張秀梅,為他們的工作下了註解。

她指出,在急重症的照護之外,他們還會在內科病房中,教導病患及主要照顧者如何清痰、做氧氣及藥物吸入;在外科病房中幫手術後疼痛不敢深呼的病患做深呼吸治療,做吸氣、吐氣的肺擴張運動;也會在兒童病房中做藥物吸入治療,指導爸媽如何幫小孩拍痰清痰;在「肺復原門診」中,評估心肺功能,給予患者相對應的建議和訓練。

身處疫情高風險第一線 搶救病患呼吸與生命

這幾年的新冠疫情,無疑是醫界的一次震撼教育,對「呼吸治療師」來說,在第一線的他們,以極少的人力面對極重的工作量,日日籠罩在高度感染的風險之下,更是難以忘懷的經歷。

「當時有位染疫的重症插管病患,之前曾在紡織工廠工作,因工作關係肺功能原本就不佳,加上肺部纖維化導致很難脫離呼吸器,成了呼吸治療師的一大挑戰。」張秀梅說,後來團隊啟動了加護病房的高密度呼吸照護模式,讓病患在插管後趴睡,24小時翻身一次,讓這名肺擴張不全的患者增加血氧吸收率,「結果兩週後成功拔管。」後來該病患在「救命神器」輔以運動的幫助下,終於可以出院返家,至今一直回門診做肺復原治療。這名特殊的個案還被醫院寫成報告,登上了國際期刊。

同樣在疫情當下處理很多特殊治療,趙克耘表示,當時最艱辛的部分,是因物資不夠,加上三級警戒導致上班分流,讓原本就不夠的人手更加雪上加霜。不過卻也是因為新冠疫情,讓他不斷尋求更新的呼吸治療專業知識,發布不少研究到國際期刊,還讓輔大醫院得以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與國外醫院能同步使用俗稱「泡泡頭盔(Bubble helmets)」氣密呼吸器的醫院,使患者更舒適,也因纏繞在脖子上的不透氣密封項圈使氣體洩漏的可能性變小,減低了醫護人員染疫的可能。

「泡泡頭盔」不僅讓染疫患者更輸次,也漸低醫護人員染疫的可能。圖/陳賜哿攝
「泡泡頭盔」不僅讓染疫患者更輸次,也漸低醫護人員染疫的可能。圖/陳賜哿攝

居家呼吸照護 讓患者回歸日常生活

疫情這三年讓大家發現呼吸照護的重要,後疫情時代的「長新冠」症狀,更凸顯出「居家呼吸照護」的不可或缺,這也是呼吸治療在長照 2.0 慢性照護極重要的一環。

「居家呼吸照護和一般居家護理是不同的。」身為中華民國呼吸治療師公會常務理事,也是好康居家呼吸照護所執行長的楊玲玲指出,通常居家負責的案例,是在醫療院所插管經過21天搶救、42天脫離呼吸器訓練後,若還無法脫離呼吸器,醫院會評估病患是否長時間需要呼吸器,在出院時提供一些居家照護所名單,經個案家庭決策後,由居家照護所接手病患的居家照護。

楊玲玲表示,居家照護的工作,一部分是針對有「呼吸器依賴」的重症個案,這些個案在出院返家後,需要每天戴6小時以上的呼吸器,有1/5到1/4甚至需要24小時配戴,居家呼吸治療師的工作,就在幫助他們設定呼吸器及設備,等呼吸功能穩定後,會幫個案作呼吸器的脫離訓練,甚至氣切的脫離訓練。

另一群個案則是有呼吸照護需求,但不一定有呼吸器需求的病患,但這些需求尚未被歸到健保範疇之內,居家呼吸治療師會提供需要氧氣治療、清痰治療,或是做氣切的病患,一些居家適合的設備和方法。

「呼吸居家治療最大的目的,是希望能促進個案心肺呼吸功能,穩定呼吸狀態,讓他們可以恢復到接近原本的狀況,回到平常的生活。」

居家呼吸治療師針對氣切患者,必需準備多種設備替換。圖/陳賜哿攝
居家呼吸治療師針對氣切患者,必需準備多種設備替換。圖/陳賜哿攝

期待政府提供政策與醫材上更多支持 重視呼吸專業

而這次疫情,也凸顯了不少居家呼吸治療照護的問題。「疫情給了我們很多學習。」楊玲玲說,除了疫情期間居家呼吸治療師在防護物資不足和疫苗施打無法和醫護人員同步方面亟待政府改善,她認為未來在居家呼吸照護上應可啟動更完善的處理,或許可採居家分艙分流的方式,由居家呼吸治療師照護,可避免造成醫院的壅塞,「一些輕症早期預防,以及後續長新冠問題的照護,社區居家照護其實是最可以提供幫助的。」

她進一步指出,包括這次疫情期間被稱為「救命神器」的「高流量濕化器」,原本的設計是要解決居家照顧的問題,因為醫療院所本身有中央系統的高流速氧氣,但疫情期間在急性期照顧的迫切性之下,健保制度新訂定這項設備的使用僅限於醫療院所,現在居家病人只能自己購買或租借,影響出院居家照顧的決策,顯得有點本末倒置。

「救命神器」原本是針對居家使用設計的機器。圖/陳賜哿攝
「救命神器」原本是針對居家使用設計的機器。圖/陳賜哿攝
疫情期間被視為「救命神器」的「高流量濕化器」。圖/陳賜哿攝
疫情期間被視為「救命神器」的「高流量濕化器」。圖/陳賜哿攝

然而不僅居家護理上的問題,包括呼吸設備、醫療器材的進口與生產,都是台灣在呼吸治療上亟待克服的。

趙克耘說,醫材上的不足,是他們最頭痛的部分,「尤其在兒科呼吸治療的醫材使用上,可能是美國的護罩、日本的接頭、英國的呼吸器,每每都像是在拼樂高。」楊玲玲也表示,許多醫材因國內沒進口、國內廠商不生產,像是兒童矽膠氣切套管等等,讓他們十分頭痛。

防疫期間直面病毒感染危機,平時在醫院個角落幫助病人呼吸治療及呼吸訓練,這群默默付出的呼吸治療師們,期待政府能重視呼吸治療專業,在政策上、醫療設備上給予更多支持,他們也將堅守在各個醫療崗位,持續守護病患以呼吸維繫的生命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