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理」健康嗎?從早晨1件事就能知道!日本心理諮商師教你7招心靈照護,學會享受當下

請各位回想一下去旅遊時在飯店迎來的早晨。

醒來的時候外頭是一片好天氣,你走到陽臺盡情做了深呼吸,並想著:「那麼,要怎麼享受今天呢?」這種時候,不覺得很雀躍不已嗎?

自己心情很好的時候,就算沒有刻意去想,也會浮現「要怎麼享受?」的念頭。小時候在放暑假時,是不是每天都抱持著這樣的心情呢?

隨著自我中心確立,變得會去注意「我現在想怎麼做?」並抱持積極正面的心境度過閒暇時間。之後,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要如何享受?」的念頭。

想必會變成「既然空出了閒暇時間就要盡情享受!」這樣的心理狀態。

話雖如此,單純只是確立了自我中心的話,就條件來說還是不夠充分。例如在感到疲憊的時候、心情低落的時候、忙到沒有餘裕的狀況下,「想要休息」的心情會比「盡情享受」還更加強烈才是。

所以,平時心靈上的照護不可或缺,讓自己的心理維持在健康的狀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現代人生活在忙碌又資訊量爆炸的環境中,有許多人都很難擠出時間好好照顧心靈,但我認為那跟肌膚保養同等,甚至更加重要。(壓力太大時也會影響肌膚狀態對吧?)

「早上起床時感到神清氣爽」就是心理健康的證據。試著回想看看現在的日常生活,這樣的日子有多少呢?

在此向各位介紹幾種每天都能做到的心靈照護方式,敬請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打造出起床時會覺得神清氣爽的狀態吧。

「享受當下」心靈照護法 ❶

確保睡眠時間

市面上有很多種「療癒商品」,也有各種「療癒自己的方法」,而要說這些事物的目的大多都是為了「提高睡眠品質」也不為過。

睡眠期間除了能讓身體休息、調整身體狀態之外,也會進行心靈層面的維護。

潛意識會趁著睡覺的時候,處理當天累積下來的負面情感,所以才會有「遇到討厭的事情心情糟透了,但熟睡一覺之後就覺得神清氣爽許多」這樣的體驗。

壓力大的時候很容易熬夜,這是因為內心會想:「就這樣直接睡覺也太可惜了!我要奪回開心享樂的時間!」以致於明明沒有要特別做些什麼,卻一直將睡覺時間往後拖延。

另外,抱持煩惱的時候也會因為想太多而讓精神太好,遲遲難以入睡,或是因為思考還在運作而造成淺眠。

在沒有充足睡眠的隔天早上,會覺得身體相當沉重對吧?

這種時候可以透過接下來要介紹的方法,在睡覺之前讓心情放鬆到一定程度,一起以深沉睡眠為目標吧。

正確來說「討厭的情感並不是靠頭腦排解,而是在睡覺時由潛意識進行處理」才對。

「享受當下」心靈照護法 ❷

內心的煩悶在當天就排解出來

生活中會因為工作上遇到討厭的事、跟戀人吵架之類的理由,而產生煩悶的心情。尤其如果從事自己沒有特別喜歡的工作,對這些人來說,上班時間很容易就等同於累積壓力的時間,內心總是煩悶不已。

這樣的狀況持續下去,壓力就會累積到光靠睡眠也難以處理的程度,變成「明明睡了很久卻還是覺得睡不好」的狀態。

可以的話,煩悶的心情最好還是「就趁當天處理掉」。

對此我有三個推薦的方式。

(1)將煩悶的心情不假思索地寫在筆記本上

我將這稱作「仇恨本」,就是單純透過書寫抒發煩悶的情緒,讓心情暢快的方法。反正這筆記本也不會拿給別人看,寫完要撕毀也沒關係,所以可以盡情將當下的情緒寫出來。

寫這個仇恨本的秘訣就在於要毫無保留地「將情緒如實寫下來」,這也可以帶來坦率面對自己心情的效果。

另外,不免還是會遇到雖然覺得心情煩悶,但實在不知道該寫什麼才好的情況,這種時候可以試著反覆寫下「感覺好煩」這樣的文字。如此一來,漸漸地就能牽引出「反正就是覺得很討厭」、「氣死人了」、「糟透了」、「再也不想去公司」、「根本不需要那種上司」之類的情緒了吧。

當然,如果理智上否定自己寫下來的話,這麼做就會變得沒有意義,所以要像在聽朋友說話一樣想著「喔喔,原來自己是懷著這樣的心情啊!」並接受這樣的心聲。

(2)利用社群平臺的「小帳」

仇恨本如果要隨身攜帶會是個負擔,而且總不能被其他人看到,因此比較建議在家中活用。因此,若不在家裡卻又想一吐怨氣的時候,就試著用用看社群平臺吧。當然,要是被別人看到就糟了,務必設定成不公開帳號以保護隱私,這樣就能透過這個管道發洩煩悶的心情。

要利用「手機備忘錄」的功能也可以,不過透過發布貼文的方式,可以得到感覺像在「說給別人聽」的效果。

(3)定期利用心理諮商

即使現在會作心理諮商的人增加了許多,不過應該還是有很多人對於常態性諮商感到抵抗。但我認為,心理諮商除了有「醫院」的機能之外,也有「健身房」般的作用,最適合用來作日常性的心理照護。我想建議各位,不只是在有事情發生的時候,平時也能多加利用心理諮商。

透過向諮商師傾訴的這個行為,不只可以讓心情舒暢許多並得到安心感,也能站在客觀立場審視自己,了解自己當下的狀態。

而且只要想到「下星期二是要去作心理諮商的日子」,無論發生了什麼事到時候再傾訴就好,也就比較不會惡性累積壓力。

我也會對定期接受心理諮商的人說:「一旦有什麼想跟我說的事情,當下都可以直接先用手機備註下來。」

只要像這樣想著「下次作心理諮商時再說就好了」,就不會感到過度消沉,也不會自己想太多。

這會帶來極大的效果,我將這樣的習慣稱為「心靈安全網」。

但就算沒有真的預約諮商,光是建立一個「作心理諮商時想傾訴的事」的備忘錄也還滿有效果的,可以的話請各位今天就立刻實踐看看。

「享受當下」心靈照護法 ❸

注意飲食

壓力太大的時候,總是會忍不住暴飲暴食,或是半夜吃甜食。如果只是偶一為之當作是放縱日,這樣的話倒是沒關係,但如果變成一種習慣,對身心來說都很不健康。

尤其是一般上班族會出現「辦公桌裡一定會放零食」的狀況,或是居家辦公時邊吃東西邊工作,變成一整天下來都在吃東西的狀況。這種情形若是太過頻繁,會對身體狀況帶來影響,所以還是希望各位可以多加注意。

我也是因為經常出差的關係,外食機會因此而增加,所以會盡可能讓自己吃點對身體好的東西,或是進行半日斷食之類,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食療的方式五花八門,可以挑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在不會感到勉強的狀況下持續下去,也就能進而提升睡眠品質。

「享受當下」心靈照護法 ❹

每天做點輕度運動

跟飲食一樣,讓很多人感到「雖然明白道理但還是很難做到」的事,那就是活動身體了吧。其實只要習慣了,沒有活動身體時反而會覺得渾身不對勁,並且可以持之以恆。但在養成習慣之前會覺得滿辛苦的,對吧?

尤其最近隨著居家辦公的情況增加,想必也有很多人深切感受到運動不足吧。

這件事最重要的是在於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像是健走、伸展運動或瑜伽,或是輕度重訓等,每天在自己能做到的範圍內從事一些輕度的運動,就心理層面來說也非常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走一個捷運站的距離、不搭電梯跟手扶梯改走樓梯等等,時刻留心於做這些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只要持續下去並養成習慣之後,又是一個不讓空閒時間變得無聊的打發時間方式。

「享受當下」心靈照護法 ❺

身體保持溫暖

最近即使到了夏天,但因為室內冷氣都開很強的關係,應該有許多人是一整年都帶著外套。我也是就算在盛夏時節,還是理所當然地隨身帶上一件西裝外套。

而且現在一整年都能吃到寒性的夏季蔬菜,所以也會因為飲食而讓身體變涼。

溫暖身體具有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等各式各樣的功用,而在心理層面也有「讓心情平靜下來」、「感覺像被守護著一樣」、「舒緩緊張情緒」、「容易抒壓」這類效果。

在此向各位推薦一個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就能溫暖身體的方法,那就是「泡澡」。高溫的夏季常會只沖個澡就解決了,但若能好好在浴缸裡泡一下熱水,身體會很有效地溫暖起來,溫暖身體也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

最近有很多人即使在泡澡時也是手機不離身,但就算只有那一段時間遠離手機也好,盡量讓自己不要動不動就滑手機吧。

「享受當下」心靈照護法 ❻

每天留點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盡可能每天都留點時間去接觸自己喜歡的事情吧,就算一天只有五分鐘、十分鐘,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會帶來很大的效果。

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就是讓內心感到喜悅的時間。所以,這也能有效抒發每天承受的壓力。

希望那些忙到難以留時間給自己的人,可以更加留心於這個方法。

「享受當下」心靈維護法7

解放情感

所謂情感就是感受。壓力是一種情感,暢快跟幸福也是情感。這樣想想,我們其實比自己注意的還更加感受到情感。

然而心累的時候,也就很難推動情感。這種狀況下我建議刻意留一段讓自己感受情感的時間。

所謂感受,說得極端一點可以想作是「笑」或者「哭」。看搞笑節目或喜劇片的時候會笑,看賺人熱淚的電影時會嚎啕大哭,這就解放情緒來說是相當單純而且非常有效的方式。

尤其「笑」也具有提升免疫力的效果,論及心靈照護,這堪稱是不可或缺的方法。也有數據指出,一個健康的孩子,一天甚至會笑上幾百次;然而長大成人之後,次數就會減少到只有原本的十分之一。所以刻意養成笑的習慣,能有效照顧到心靈。

順帶一提,人在笑的時候嘴角會跟著上揚,而嘴角上揚這個動作本身就具有營造出幸福感受的效果。在找不到什麼特別值得笑的事情時,就算只是「耶」地揚起嘴角也會帶來效果。

本文摘自《好好放鬆》,平安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更多良醫文章
原來端午節除了立蛋,還能開運!命理專家教你用12個硬幣「這樣做」招財運,7大禁忌千萬別誤踩
易瘀青、流鼻血?有7狀況可能是「血友病」!血友病會死嗎?可以活多久?7大問題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