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獨立創作者的反思:疫情對台灣音樂產業是危機還是轉機?從「宅錄」與「嘻哈」說起

文:許兆豐

台灣的流行音樂產業在曾經一度興盛,在華語音樂市場獨佔鰲頭,但自2000年以來就逐漸走下坡,不僅輸給流行文化大國,如韓國、日本、歐美各國等,更逐漸被近年興起的中國超越。

然而,時間來到2020年,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席捲全世界,對全球的藝文產業造成巨大衝擊,許多產業開始轉型,線上或虛擬互動模式的發展開始盛行,宅錄的產業趨勢也愈加明顯。

台灣作為全世界病毒肆虐之下少有的淨土,在音樂產業方面,是否能在這次疫情中找到翻身的機會,勢必成為圈內焦點之一,而筆者認為這一切必須從宅錄的趨勢說起。

嘻哈文化的崛起:零樂理基礎也可進行音樂創作?

令人驚訝的是,除了錄音設備的門檻降低,創作音樂也不再需要穩紮穩打的樂理基礎,這與近年來在台灣興起的嘻哈音樂文化和網路上愈來愈豐富的音樂資源有關。

嘻哈音樂有種獨特的創作手法被稱作取樣(Sample),創作者不必精通樂理知識,只需要將其他歌曲的一小部分旋律取樣下來,進行混編再配上鼓點,就能產出一首完整的編曲,像是知名嘻哈歌手蛋堡的《史詩》即取樣自歌手伍佰的《白鴿》,這樣的創作手法在嘻哈文化中有非常深遠的文化意涵。

此外,網路上也出現許多專業音樂創作者提供的免費教程及素材,只要學會使用編曲軟體並好好利用這些素材,就算只對樂理略知皮毛,創作音樂也絕非難事。因此,在種種的優勢下,許多有想法及天賦的素人紛紛加入宅錄的行列,成為音樂產業的新血。

疫情對宅錄產業的推波助瀾:創作模式的轉型

數位與硬體技術的進步、創作門檻的降低、網路上多元的資源以及音樂串流平台的興盛,為宅錄世代發展打下了重要基礎。2020年對台灣流行音樂產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轉捩點,疫情對台灣音樂產業造成了非常廣泛的影響,從錄音室到宅錄、實體演出到線上串流、以及消費者習慣的改變,各種改變的跡象使得產業轉型的趨勢漸漸浮上檯面。

由於疫情延燒,各個產業掀起WFH的浪潮,許多錄音室的營業受到影響,連帶使音樂創作者受到衝擊,再加上疫情期間演出檔期的減少,使得許多有閒暇時間的音樂人踏入宅錄產業,將音樂創作正式帶入家中。

這樣的創作方式雖然是因應防疫,但對於音樂人來說卻是更加方便、自由的,創作者可以隨時將靈感記錄下來,自行完成樂器錄音及編曲,再透過網路與混音師聯繫,有些創作者甚至本來就精通混音技術,單靠一人就能完成整首歌曲的製程。

除此之外,創作者對於歌曲規劃的掌握度也更加自由,這樣的創作方式除去了時空間的限制,並免除了和錄音室及混音師繁複的溝通過程與錄音成本。

雖然宅錄比起專業錄音室,受到了如器材、技術上的限制,但整體來說,宅錄對於音樂創作者來說其實是利大於弊的,其中創作者自製作品與發展自媒體的趨勢亦可見一斑。

疫情對實體演出的衝擊:線上串流化為一線生機

在疫情時期,實體演出受到防疫措施極大的影響,大型音樂活動如金曲獎及各大音樂祭紛紛宣布延期或取消,即便順利舉行,演出規模也受到極大的限制,更別提這對海內外巡演的衝擊有多大。

根據國情統計資料顯示,在疫情的肆虐下,2020年台灣的藝文展演活動約有5萬場,與2019年相比減少了約7000場,降低約11.8%,出席人次更是從2.6億人次大幅銳減至1.9億人次,減少約27%。

在這樣嚴苛的產業現況之中,面臨到收入的銳減,音樂人勢必也得另尋出路,許多知名樂團及音樂人皆推出線上互動式演唱會,如五月天、八三夭、韋禮安等。

不過除了舉辦線上互動式或虛擬演唱會以外,最重要的收入管道反而是線上串流平台。根據網路數據統計(如附圖表2),自2015年到2020年,台灣流行音樂的數位(包含線上串流)總銷售金額呈現快速成長的趨勢,短短六年內便成長了63%,其占比更是從48.50%提升至75.25%。

從圖表中可看出,線上與線下共存的時代已然來臨,單靠實體演出是無法在音樂市場中生存的,其中線上串流收益對創作者的影響愈來愈大,面臨疫情危機,線上串流成為創作者的救命稻草。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疫情促使了音樂行銷媒介的線上化,串流平台也專注於發展多元化的內容、促進音樂市場的發展,進而滋養了獨立音樂人的發展空間,並帶動宅錄產業的興盛,兩者形成關係緊密的互利關係。

再者,聽眾的消費習慣也在疫情中產生改變,由於音樂市場對於創作者的版權意識逐漸高漲,民眾付費收聽音樂的意願也逐漸提高,這對獨立創作者無疑是一大助力。

面對這樣的趨勢,串流平台也推出應對方案,如Spotify於2018年推出免費版APP,擴大免費用戶基數,吸引更多廣告主,再利用付費訂閱制推出的無廣告、高音質拉攏更多付費聽眾。

線上串流的興起在音樂產業中掀起了巨變,知名樂評人袁永興就曾表示:「音樂產業百來年的發展,串流崛起坦白說還不到一成的時間,卻已經是史上發展最快速、改變人們的聆聽行為(從「擁有音樂」轉成「體驗音樂」為主)、並加速產業發展進程的新平台經濟。」

總而言之,疫情帶給了台灣音樂產業結構性的打擊,同時也促成了產業轉型,雖然長期趨勢仍需持續觀察,但無庸置疑的是,線上串流已成為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之一,而這也連帶促進獨立創作者與宅錄產業的發展。

疫情時代下吹起的改革風潮:分潤機制

受到疫情影響,藝文展演活動的取消或延期導致許多音樂人頓失演出收益,面臨收入困境,音樂界開始出現許多針對分潤機制的檢討聲音,這也成為了獨立音樂市場與宅錄產業發展的催化劑。

音樂創作者與串流平台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係,創作者需要平台幫他們的作品提高知名度,平台也需要創作者來創造流量,但過程中仍會出現不少矛盾與衝突,其中激化兩者衝突最大的因素的正是「分潤機制」。

早在疫情前,串流平台與創作者分潤機制就備受爭議,以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為例,2014年就曾爆發泰勒絲(Taylor Swift)因不滿Spotify分潤機制而下架其專輯作品。在此次事件之後,許多音樂串流平台也開始進行檢討,越來越多平台開始重視創作者的聲音,並關注其收益及著作權問題,促成了「創作者經濟」概念的產生。

從上面附圖表1、2的數據可得知,數位串流平台對於創作者收入來源的影響日益增長,再加上疫情造成的效應,許多音樂人更加依賴線上串流平台的收益,進而紛紛開始檢討串流平台對音樂人的分潤是否公平。總結而論,受到疫情的推波助瀾,創作者生計的問題成為了分潤機制改革的主要推力。

舉例來說,SoundCloud就提出了「使用者中心制」的改革措施,讓聽眾雖少,但粉絲黏著度高的獨立音樂人、新興創作者能獲得較公平的收益。而Spotify則是推出「Loud&Clear」措施,促成串流經濟的透明化,並也投入票務市場,加強與創作者之間的合作。

從產業的整體面向來看,疫情下分潤機制的改革其實變相地促進了獨立音樂及宅錄市場的發展。隨著音樂產業數位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獨立創作者選擇以網路串流平台為入門的管道,而分潤機制的改革同時也意味著產業環境的改善,創作者可以從這些平台上獲得更多、更公平的收益,平台也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這勢必會吸引更多獨立音樂人踏入產業,宅錄設備與網路資源的內需市場更會因此大幅提升,兩者形成相輔相成的緊密連結。

來自一名獨立創作者的反思:疫情對台灣音樂產業是危機還是轉機

身為一個在疫情時代中踏入宅錄產業的新興獨立創作者,我對於近年來台灣音樂產業的處境其實感觸極深,雖然疫情大幅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但這對小眾的獨立創作者同時也是一線生機。

我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是透過網路自學編曲混音,疫情在台灣蔓延時,也利用在家的閒暇時間,購置宅錄設備,學習自己錄音,並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音樂創作空間,也曾在串流平台上發布自己的作品。

我認為我之所以能發展自己在音樂創作方面的興趣,其實要歸功於網路資源的發達以及創作門檻的降低,因此非常樂見在疫情下音樂產業數位化的趨勢,也對台灣音樂產業未來的發展抱有極大的期待。

但在抱持積極態度的同時,我覺得台灣的音樂創作環境與其他流行產業發達的國家相比,無論是在市場、音樂多樣性或是人才方面都略顯失色,其中政府對於人才的培育及產業的補助是一大缺失。

在我學習音樂創作的過程中,發現其實台灣的音樂教育管道是非常侷限的,資源也非常稀少。面臨疫情的衝擊,音樂產業的工作模式大幅改變,線上串流成為未來趨勢,但台灣是否真正做好轉型的準備?

在各種補助、教育資源及對市場的意識都極度不足的情況下,我想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或許我們做不到像韓國或是對岸那樣發達的流行音樂產業鏈,但政府仍需正視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所面臨的問題,在缺乏正規教育的環境下,我認為應著重於其他音樂人才培訓的管道,並擴大與其他產業的跨界合作,才能藉由疫情徹底翻身,真正帶動台灣音樂產業的蓬勃發展。

疫情對於台灣音樂產業來說是危機,同時也是轉機,政府應該意識到目前音樂市場的獨立創作及線上串流趨勢,並好好思索該如何對音樂培訓投注資源,才能讓獨立創作者們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並進一步將台灣的音樂市場推向另一個高峰。

延伸閱讀
【文學刊物斜槓中】《臺灣文藝》的領導者為什麼是張深切,而非大家熟知的賴和、楊逵等人?
2022春節新鈔哪裡換?24-28日全台454個兌換地點,郵局銀行ATM也能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