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淪為第三將引爆信心危機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公布的「2023年5月國政民調」出現驚人的結果,國民黨剛提名的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竟然與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出現「死亡交叉」,侯友宜落後柯文哲7.6%。因為徵召過程的紛擾,藍軍內部一直有唱衰侯友宜的聲音,但這樣的結果仍跌破多數人的眼鏡。

「5月國政民調」蔡英文的信任度略降、滿意度大致持平,上任3個月的行政院長陳建仁則首次出現滿意度下滑、不滿意度仍持續上升。民進黨的好感度小升0.2%、反感增加1.9%;國民黨好感度則持平,反感增加3.0%。

過去一個月,國民黨有徵召的爭議,民進黨則有imB的風波,5月藍綠的板塊都小幅萎縮。G1~G3的泛藍比上月減少1.5%、為29.5%,G7~G9泛綠則比上月減少2.4%、為36.6%。而自認泛藍的民眾則減少3.0%、為19.4%,自認泛綠的民眾也減少3.3%、為35.8%。整體而言,綠營板塊減少的幅度略大於藍營,所以侯友宜的民調下滑,並非來自於板塊縮小。

侯友宜的首長滿意度長期名列前茅,歷次美麗島民調侯友宜的信任指數都是所有政治人物之冠。最近一次調查的信任指數是去年12月,侯友宜以70.5信任指數,遙遙領先賴清德的59.7、柯文哲的44.7。但「5月國政民調」侯友宜的信任指數卻驟降至46.1,賴清德為51.3、柯文哲則同為46.1。侯友宜的信任指數在5個月內跌了24.4,顯示侯友宜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從4月5日郭台銘表態爭取國民黨徵召以來,侯友宜在所有主要媒體的民調都小幅領先柯文哲,但「5月國政民調」侯友宜卻從5月上旬的26.0%掉到18.3%,而柯文哲則從22.0%提升到25.9%,兩人出現了「死亡交叉」,而賴清德則為35.8%,大致持平。

藍軍總統參選人在「三角督」敬陪末座,是非常罕見的狀況,第一次是2000年的連戰對上從國民黨分裂的宋楚瑜和民進黨的陳水扁;2016年的洪秀柱雖在被提名前期小輸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但到「換柱」前則多半小幅領先宋楚瑜。

侯友宜以往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分藍綠對他的接受度都很高,以去年12月國政民調為例,G1~G9群的信任指數是一條相當平緩的線,這在藍綠高度對立的台灣政壇極為罕見,也是侯友宜選總統最大的本錢。

「5月國政民調」卻顯示,侯友宜原本的優勢突然消失,不僅藍軍的支持度不夠高,從G4~G9的中間選民和泛綠,幾乎都完全躺平。(必須特別敘明,12月國政民調做的是信任指數,並不排他、受訪者可以複選;而5月國政民調做的是支持度,受訪者只能單選,兩者的基礎有很大的不同。)

上面這張圖,清楚說明了侯友宜民調暴跌的結構,G1、G2的藍軍支持度不夠高,分別只有69.3%、42.7%,G3的淺藍更只有24.7%,而柯文哲的G1、G2支持度則為19.7%、28.9%,G3更高達50.9%,遠遠超過侯友宜。對比「2023年3月國政民調」,侯友宜當時的G1~G3支持度分別為77.6%、55.4%、44.3%,而柯文哲則為11.8%、28.9%、42.3%。

藍軍大幅流向柯文哲和不表態,是侯友宜民調重挫的主因。這當然可以歸咎於郭台銘陣營日前透過爆料宣洩不滿,導致藍軍無法團結,支持郭台銘的藍營支持者,甚至一氣之下轉支持柯文哲。但侯友宜沒有把握被提名的關鍵時刻,一舉拉高民調和聲勢,也是導致民調被反轉的主因。

從交叉分析可以看出,侯友宜在59歲以下的4個年齡層都排名第3;在新北、台北、桃竹苗、中彰投這些藍軍大票倉也都落後柯文哲,情勢非常嚴峻。

侯友宜還可以慶幸的是,在「最不希望誰當選總統」的選項中,侯友宜的仇恨值是3人最低的,而賴清德的仇恨值最高,顯示侯友宜、柯文哲兩人的成長空間都比賴清德來得大。而侯友宜的「鐵票」也和柯文哲相仿。

從交叉分析可以看出,藍白之間的選票流動可能性,遠比綠白之間來得大,柯文哲吃到藍營的選票也遠大於綠。這意味侯友宜如果能有效拉抬民調,要棄保柯文哲、拉回藍軍基本盤也不至於太困難。
立委「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結構,對小黨極為不利,柯文哲在無法提出足夠區域立委的情況下,想要棄保國民黨的難度非常高,很難長期穩坐第二名的位置。
在郭台銘動向不明的情況下,侯友宜和國民黨即便有心修復與郭的關係,也未必能達到很好的成效,對民調難有立竿見影的幫助。侯友宜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加速藍軍的整隊,讓藍軍支持者能夠看到勝選的希望,若不能迅速扭轉屈居第三的情勢,很可能引發藍軍內部的信心危機,原本不是問題的小事都會變成問題,想要重振藍軍士氣就會更加困難。

【作者 單厚之/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