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可能會不爽! 美欲建跨洲海底電能運輸系統 CNN:能源戰爭將在海底開打

有美國公司計畫在北美與歐洲之間連接海底電纜,相互輸送特定時段內過剩的電力,減緩全球氣候變遷的問題,並促使再生能源加速利用。圖為海底電纜示意圖。   圖:截取自微軟官方部落格
有美國公司計畫在北美與歐洲之間連接海底電纜,相互輸送特定時段內過剩的電力,減緩全球氣候變遷的問題,並促使再生能源加速利用。圖為海底電纜示意圖。 圖:截取自微軟官方部落格

[Newtalk新聞] 現代社會對能源的需求量逐漸提升,雖然人們努力開發太陽能、風力與再生能源的技術,但仍不敷使用,必須透過燃燒天然氣、石油等化石燃料才能穩定能源的供應。有外媒報導指出,部分企業家為了克服能源缺乏的問題,計畫在各大洲之間建立海底的能源連接系統,相互輸送再生能源,實現在國與國之間的能源互補。但也有觀點認為,這些企業的行動會導致部分能源戰爭被轉移到海洋的深處。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 報導,「Etchea Energy 」公司目前正準備在各大洲之間,建造海底能源互連系統,預計先在北美洲與英國、法國西部之間,建造橫跨大西洋海域的 3 對海底電纜相互連接。報導稱,由於歐洲與北美州在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能源生產與需求,該電纜可以將某地區過剩的能源轉送至缺乏能源的地區。

該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西蒙.盧德拉姆 ( Simon Ludlam ) 表示,歐洲國家在正午時,透過太陽能系統生產的電力可能超出居民實際所使用的範圍,便可透過電纜將電力輸送至北美洲東岸,滿足北美居民的需求。在經過約 5 、 6 小時後,北美東海岸也到了正午,便可生產大量的電力,回輸給正準備回家吃晚餐的歐洲居民。

 歐盟國家與國會議員達成一項協定,旨在擴大歐洲的清潔技術生產範疇,包括太陽能、風能及碳捕捉技術,以增強歐洲與中國和美國的競爭能力。(示意圖) 圖:取自SolarPower Europe臉書
歐盟國家與國會議員達成一項協定,旨在擴大歐洲的清潔技術生產範疇,包括太陽能、風能及碳捕捉技術,以增強歐洲與中國和美國的競爭能力。(示意圖) 圖:取自SolarPower Europe臉書

報導指出,由於氣候變遷的影響,人類必須盡早擺脫依賴化石燃料的現狀,盡可能地減少碳排放量,而海底電纜很可能是促使再生能源加速利用的關鍵。報導以英國為例,稱英國目前已經與比利時、挪威、荷蘭與丹麥建立海底電纜,同時也與摩洛哥簽署了太陽能與風能合作協議,輸送上述地點的綠色能源。

另一方面,新加坡也與澳洲簽署名為「太陽電纜」的計畫,將澳洲生產過剩的能源輸送至新加坡,供居民使用。印度也與沙烏地阿拉伯建立類似的電纜線路。報導認為,這項計畫將有助於減緩全球的氣候變化問題,也能在全球的能源戰爭中與俄羅斯進行對抗,更能與中國爭奪清潔能源技術的主導地位。

然而,該報導認為,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可能招致俄羅斯的不滿。由丹麥、芬蘭、挪威與瑞典共同製作的一部紀錄片指出,俄羅斯在 2023 年針對位於北海以及波羅的海周邊的電纜、離岸風電廠以及天然氣管道進行調查,並威脅可能會切斷歐洲國家電力的來源。報導稱,雖然海底電纜大部分都沉在約 3 公里深的海底,但仍有部分電纜位於淺海或大陸棚地區,可能被船錨或是拖網漁船破壞。

 中國海底電纜船 CS Fu Hai。 圖 : 翻攝自VessleFinder
中國海底電纜船 CS Fu Hai。 圖 : 翻攝自VessleFinder

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負責研究能源以及基礎設施對地緣政治影響的研究員阿爾貝托.里齊 ( Alberto Rizzi ) 指出,俄羅斯在近幾十年間,透過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等資源在世界舞台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如果建立了連接北美與歐洲的海底電纜,將會使原本就十分複雜的地緣政治關係更加複雜化。

里齊也另外表示,部分政治人物也可能利用這些海底電纜,迫使其他國家的領袖在部分區域做出讓步,例如前美國總統川普。里齊強調,一旦國與國之間的聯繫建立起來,就很難再將其分開了。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影) 肯亞大暴動!痛恨「一帶一路」抗議者搶中國人超市 還燒了政府大樓
(影) 裝甲車衝撞總統府大門! 他當機立斷擺平軍事政變 迅速逮捕司令

外媒指出,中國刻意技術阻撓世界其他國家在南海鋪設海底電纜。   圖 : 翻攝自騰訊網/ 劍哥的思政課
外媒指出,中國刻意技術阻撓世界其他國家在南海鋪設海底電纜。 圖 : 翻攝自騰訊網/ 劍哥的思政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