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給台農的警示
糧食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物資,近日為應對解放軍蟒蛇鎖台,農業部針對如何確保糧食安全,提出多項措施如公糧糙米庫存可供國人至少7個月使用、蔬菜可全年自主供應無虞、禽畜肉類庫存及供應量也可維持供應1年以上等等,連雞蛋都管控不好的政府,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由於缺蛋、缺衛生紙、豬價高漲、菜價聞風飆漲、飼料米混充食米等等慘痛經驗,民眾記憶猶新,對於政府的承諾存在極大的疑慮;與其紙上談兵,不如以烏克蘭農民在應對烏俄戰爭的實際做法及經驗,做為台灣應對解放軍鎖台的重要參考來得有意義。
烏克蘭以中型農企業為主體,是全球第三大糧食出口國,每年糧食產量超過6500萬公噸,其中約三分之二對外出口,被譽為「歐洲糧倉?。該戰爭確實對烏克蘭農業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農產品運輸受阻,黑海航運停止(戰前大約95%的烏克蘭農產品是透過港口出口的),出口須經鐵路、卡車和駁船陸路運輸:因戰爭而廢棄的農田數量相當於全國總面積的20%左右:飛彈、地雷、武器等殘留爆炸物對農地和農場造成污染(加強農田排雷工作);許多農場設備被毀壞或損壞。
所幸透過歐盟團結通道、黑海倡議和最近的烏克蘭走廊幫助,維持住烏克蘭經濟的發展,並避免了更廣泛的全球糧食安全危機。截至2023年底,烏克蘭農業部門估計遭受了800億美元的損害和損失,重建烏克蘭農業預計將耗資561億美元,排雷將額外耗資320億美元。
烏克蘭農民在戰爭造成的資源短缺和生產流程中斷等惡劣條件下,獲得許多經營農業部門的經驗,例如,調整出口策略提高對歐洲的出口數量;全力保持海上走廊的開放;實施關鍵人員「保留」制度,可暫緩半年去服兵役,保障農業持續系統運作;農民利用直接出口銷售策略來減輕高物流成本和生產利潤下降的負面影響;政府推出低利貸款計畫,為農民提供財政支援等等。
農業和糧食安全是俄羅斯戰爭戰略的核心。農業用地佔俄羅斯領土的13%,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烏克蘭出口的減少為俄羅斯創造了出口的機會。根據美國農業部估計,2023-2024銷售年度,俄羅斯小麥出口量可能達到創紀錄的5100萬公噸。俄羅斯在俄烏戰爭前,農產品出口收入每年成長約20%,但在發動戰爭後,速度放緩,2023年為 5%。未來幾年由於與西方夥伴合作的障礙、戰爭導致的後勤運作的改變以及施加的限制,預計俄羅斯農業生產的成長速度將下降。
全球正處於多個地區衝突的困擾之中,全球經濟5年內恐面臨14.5兆美元的損失。而戰爭對俄烏農業均造成影響,尤其烏克蘭農民的知識和經驗,無疑將在未來幾年,成為其他國家的寶貴資產,特別是同樣正處於兵凶戰危的台灣,處境較烏克蘭更加艱困,別讓少數政客毀了台灣的未來!(作者為農漁經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