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一年,災害地圖揭露烏克蘭自然生態無聲受害,亟待重建復育

俄烏戰爭迄今已逾一年,砲火襲擊嚴重破壞、污染了烏克蘭及鄰近地區的生態環境,高達 124 萬公頃的自然保護區被軍事行動影響,森林、海洋、空氣、土壤,成為戰爭沉默的受害者。這場戰爭對烏克蘭帶來哪些破壞與威脅?當地人民及環境因戰爭蒙受的巨大損害又能如何復原?

俄烏戰爭已逾一年,軍事行動仍未停歇,兩軍共死傷 20 萬名士兵和 4 萬多名平民。戰爭期間,車諾比核電廠一度遭俄軍佔領、攻擊,更引發了恐懼和不安。戰爭不僅造成人命傷亡,牽動能源和糧食價格飆漲等連鎖反應,更對烏克蘭的自然生態造成嚴重破壞

自戰爭以來,綠色和平團隊於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波蘭等地投入支援人道工作;串聯歐盟各地辦公室以行動倡議譴責入侵及戰爭行為,並強力呼籲歐洲應加速淘汰化石燃料;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核輻射防護顧問」團隊則協助監測、評估核輻射洩漏風險。

2023 年 2 月 21 日,綠色和平中東歐分部與烏克蘭非政府組織 EcoAction 合作,發布了「俄烏戰爭環境災害分布圖‧地圖連結:https://maps.greenpeace.org/maps/gpcee/ukraine_damage_2022/」,指出自 2022 年 2 月 24 日以來,戰火已影響 124 萬公頃的自然保護區。軍事入侵不僅破壞、污染了自然景觀、生物棲息地,砲彈襲擊引發的森林大火,以及針對工業區的猛烈攻擊,更加劇了化學物質和化石燃料的污染

從俄烏戰爭環境災害分布圖上可見,俄羅斯的侵略對烏克蘭多處地區造成破壞及影響。
從俄烏戰爭環境災害分布圖上可見,俄羅斯的侵略對烏克蘭多處地區造成破壞及影響。

俄烏戰爭對烏克蘭環境造成的破壞及影響

爆裂物氧化,恐加劇氣候變遷和酸雨

各式武器在爆炸後產生許多化學混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甲醛、氣化氰化氫和氮氣等),這些物質在爆炸後氧化並排放至大氣層,其中主要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雖然沒有毒性,卻是加劇氣候變遷的關鍵因素。

硫和氮氧化物則可能導致酸雨、改變土壤酸鹼值及引發森林大火(特別是針葉林);其中酸雨更會對人類、其他哺乳動物和鳥類的消化道黏膜及呼吸器官造成危害。

砲彈金屬碎片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彈藥的金屬外殼對於自然環境也極具危險性。

鑄造彈藥的原料成分除了常見的鐵和碳,另有硫和銅等金屬,這些彈殼碎片掉落至土壤後,可能會滲入至地下水,最終將進入食物鏈進而對人類和動物造成影響。

俄羅斯的侵略摧毀烏克蘭的自然環境,境內的土地和棲息地遭破壞,砲擊引發森林大火,而俄軍對烏克蘭工業區的猛烈攻擊更加劇空氣、土壤和水資源的污染。
俄羅斯的侵略摧毀烏克蘭的自然環境,境內的土地和棲息地遭破壞,砲擊引發森林大火,而俄軍對烏克蘭工業區的猛烈攻擊更加劇空氣、土壤和水資源的污染。

戰火破壞森林和生態系統

根據烏克蘭官方數據統計,自 2022 年 2 月 24 日起共約 124 萬公頃的自然保留區(相當於 12 座玉山國家公園)遭受戰火侵襲,也對境內一處約 300 萬公頃的森林造成影響,還有約 45 萬公頃的森林遭侵占或位於戰區之中。

以烏克蘭東部的 Tryochizbensky 草原為例,這座擁有特殊生態系統的草原,是許多瀕危物種的棲息地,然而經過一年戰爭,已幾乎被砲火燒毀。

5萬隻鯨豚海中「迷航」而亡

戰火不僅波及陸地生態,對海洋也造成威脅。雙方交戰的黑海地區,漏油污染尤其嚴重,甚至影響到鄰近的喬治亞、土耳其、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

科學家更指出,至少有 50,000 隻鯨豚在戰爭期間死亡。主要原因是俄羅斯戰艦配備聲納系統,影響了鯨豚的迴聲定位器官,使牠們「失明」,無法辨認自己的方向,也難以躲避魚雷及水雷。

車諾比核電廠高污染區土壤遭擾動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羅斯軍方進入車諾比禁區並控制了該設施,持續到 3 月 30 日。

根據英國McKenzie Intelligence Services(MIS)委託製作的衛星分析報告顯示,俄羅斯軍隊在車諾比禁區內挖掘戰壕、大興土木,並多次故意砲擊當地。

2022年7月,綠色和平核輻射專家團隊前往車諾比禁區,檢測其周圍的輻射水平。
2022年7月,綠色和平核輻射專家團隊前往車諾比禁區,檢測其周圍的輻射水平。

2022 年 7 月,綠色和平獲得烏克蘭政府的批准,組成核輻射專家國際團隊,前往距離核電廠原址約 30 公里的禁區內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發現,當地輻射水平至少比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推估高出 3 倍,足以列為核廢料等級。也反映俄軍佔領期間的行為,已將原來深層的高輻射泥土帶到表層,讓該地區放射性核種的流動再度活躍。

糧食供應不穩,加劇通膨及民生危機

俄烏衝突以來,「糧食危機」、「糧食短缺」成為全球新聞關鍵字之一。過去因氣候變遷而引發或加劇的天氣事件,使全球糧食系統對俄烏戰爭等衝擊的抵禦能力降低,因此導致 2022 年初全球小麥儲量極低,加上地緣政治、經濟、自然等因素,使 2022 年全球糧食價格迅速飆漲,糧食供應短缺。

俄羅斯及烏克蘭是全球主要糧倉,佔全球小麥貿易30%以上,持續一年的軍事衝突擾亂糧食供應鏈,也成為糧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俄羅斯及烏克蘭是全球主要糧倉,佔全球小麥貿易30%以上,持續一年的軍事衝突擾亂糧食供應鏈,也成為糧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由於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世界上兩大糧食出口地佔全球小麥貿易 30% 以上、大麥 32%、玉米 17%,還有超過 50% 的葵花籽油、種子和動物飼料。其中烏克蘭 40% 小麥和玉米,出口到中東和北非地區。持續的衝突擾亂了糧食供應鏈,而大幅提高的生產成本也反應在食品價格上。

專家更警告,在 2019 年新冠疫情、2022 年俄烏戰爭 / 俄烏衝突,以及與氣候有關的作物歉收等複雜問題影響下,可能使原本正趨緩的全球飢餓和營養不良問題,再次惡化。

人道支援建置再生能源,助烏克蘭綠色重建

綠色和平中東歐分部持續與烏克蘭政府及當地環保組織合作,協助以永續方式重建當地,為基輔附近因砲擊而癱瘓的霍倫卡醫院(Horenka),建置熱泵和太陽能發電系統

現在,醫院擁有現代化的供暖系統,全院都能享用暖氣;新架設的太陽能板令醫院即使停電也能如常運作,不使醫療工作停擺。根據初步估計,霍倫卡醫院將能節省 80% 的暖氣成本,以地熱熱泵結合太陽能的混能發電站,更可以為醫院供應超過 60% 的年用電量。

綠色和平協助霍倫卡醫院(Horenka)搭建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及熱泵,確保醫院在停電期間也能正常運作,也期待為烏克蘭的戰後復甦樹立榜樣。
綠色和平協助霍倫卡醫院(Horenka)搭建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及熱泵,確保醫院在停電期間也能正常運作,也期待為烏克蘭的戰後復甦樹立榜樣。

整個霍倫卡醫院暖氣系統重建工程花費約 5.6 萬歐元(約 181.7 萬新臺幣),在省去大量能源支出的基礎上,大約 6 至 7 年後便能完全回本,證明善用最新的綠色科技就有機會「重建更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

綠色和平也持續倡議,呼籲當局在重建烏克蘭基礎建設時,同時進行自然復育,並對於境內自然環境復育計畫及其資金分配,盡速採取行動。

如今,戰火仍未停歇,持續帶給自然環境難以估計的破壞和污染,懇切邀請同處地球家園的您,一起關注俄烏戰爭,並將相關訊息分享給您的親友,透過提升環境新聞的能見度,幫助當地以永續的方式重建家園。

延伸閱讀:

The post 俄烏戰爭一年,災害地圖揭露烏克蘭自然生態無聲受害,亟待重建復育 appeared first on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