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普京轉變的核威懾政策對全球影響 文/魯云湘
魯云湘(自由撰寫家)
2024年9月2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重大修訂核武器使用政策,表示俄國將視任何無核國家,在有核國家支持下攻擊俄國為“聯合攻擊”,並保留動用核武器回應的權利。此舉不僅降低俄國使用核武的門檻,還對俄烏衝突、歐洲區域安全及全球戰略穩定造成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該政策改變,所引發的後續效應。
普京的政策修訂,使俄國在面臨常規攻擊時,更容易訴諸核武器,特別是在對烏克蘭的戰場上,當西方提供的進攻性武器(如遠程導彈)對俄軍構成威脅時,俄國或將以核威脅回應。這無疑增加衝突升級為核戰爭的風險,也讓烏克蘭及其背後的盟國,在制定戰略時面臨更大的抑制壓力。尤其是西方世界為其提供軍事援助時,將更為謹慎,以避免激化局勢。
然而,普京此一核威懾策略,不僅是短期內的震懾手段,亦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能在短時間內看似能抑制烏軍的反攻力度,但長期來看,這樣的威脅可能反而促使西方國家加速尋求對抗核威脅的政策,甚至推動更嚴厲的制裁。例如,擴大對俄國周邊國家的軍事援助(如蒙古),或是在外交上爭取中亞國家與俄國的疏離。
普京的核政策改變,勢必引發歐洲國家安全局勢的動盪。特別是位於俄羅斯周邊的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等中、東歐國家,將不得不加強核防護措施,並提升軍事實力,以應對可能的核衝突。這將導致軍事擴張與部署的加劇,進一步惡化歐洲的地緣政治格局。
此外,北約將不得不重新考慮其核防禦策略,以應對來自俄羅斯的核威脅。這可能導致北約在東歐地區,增加核武器相關的防禦設施與軍事部署,並進一步強化彼此的安全合作。如此一來,將對歐洲的戰略平衡造成影響,破壞過去幾十年來建立的和平穩定。
除了歐洲,其新政策極有可能促使親俄盟國,如白俄羅斯,重新審視其核政策,以應對區域內日益嚴峻的環境,並威脅到其國家安全。如此將增加核擴散的風險,可能削弱國際社會對核武控制的努力。歐盟、北約和聯合國勢必將擔憂這一趨勢,因為一旦核武在歐洲地區的擴散加劇,全球的戰略穩定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況且普京的核威懾策略不僅限於歐洲,全球主要大國的核戰略也可能因此受到牽動。美中兩國雖然目前止於貿易戰層面,但作為世界上的兩大強權,為了制衡或支持俄國,將重新評估各自的核戰略、調整部署,以應對接下來的局勢發展。至於是否引起區域性,或是全球性核武擴張的軍備競賽,則還要視美中兩國的態度。
此外,為求自身國家安全著想,尤其是擁核國家較多的地區(如亞太、中東),屆時亦將視世界兩大強權的態度,來決定選邊站隊。全球或許在未來將因此事,再次進入雙極體系對抗。但要進入多極體系則微乎其微,畢竟全球南方(Global South ,原第三世界)仍需要區域強國的政治與經濟支持。所以未來極有可能仍朝陸權(中、俄、伊等國)與海權(美、日、澳、印等)相互抗衡,並以拉攏全球南方加入其中一方的國際體系發展,使全球地緣政治動盪將愈演愈烈。
目前,國際社會對普京的新政策反應不一。烏克蘭和其西方盟國對此強烈譴責,而中國則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激化核危機。從這些反應顯示,普京試圖以核威脅維持戰略優勢的做法,已對全球安全局勢投下巨大的陰影。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社會必須採取更加謹慎且務實的外交手段,以確保核武器不被作為常規衝突中的工具。維護全球和平與穩定需要各國政府進行有效合作,防止核衝突風險的升高。然而,大國政治的博弈往往由少數人決定,而非大多數人能掌控的局面。
即便如此,國際社會該如何應對,勢必將直接影響全球安全秩序的走向。最後核衝突的避免,仍然取決於各國領導人,能否採取理性的外交策略,以化解這一全球危機。(照片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