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民選獨裁

俄國憲法修正案公投於6月25日至7月1日舉行投票,為期7天,投票率6成5。投票結果是77.9%的選民贊成修憲案,反對者21.2%。原先依法普丁在2024年任滿後就不能繼續參選,但修憲通過後,依據新規定,總統任期重新起算。換言之,普丁還可以繼續參選兩次,如果勝選,可以一直做到2036年。

我們先看看普丁的特殊執政軌跡:第一階段,2001至2008年,擔任兩任8年的總統。第二階段,2009至2012年,總統任期屆滿後普丁轉任政府總理,由原總理梅德韋傑夫出任總統,也就是實施半總統制之下的「總統-總理換軌」。

第三階段,2013至2024年,透過修憲將總統任期延長為一任6年,得連續擔任兩任共12年。普丁重新當選總統,而梅德韋傑夫回任總理。2019年,普丁第4次當選總統。2020年,梅德韋傑夫辭職,由原聯邦稅務局長米舒斯京出任總理。並展開另一次新修憲,結果公民投票再度通過,重啟普丁連任之門。

這正是國際間標誌的一種新的統治型態──「民選的獨裁」,也就是經由層層把關的民選程序,取得了多數民意的支持,建立民主正當性,形成大權在握、整盤捧去的民主獨裁體制。重要的是,它在每一個關鍵點上,都得到了過半民意的支持。即使是當前台灣民進黨一黨獨大、五權盡攬,也不由得驚嘆:天羅地網,疏而不漏,如此布局,吾不如普丁!

但是,民選真的就等同民主嗎?從正當程序角度看來,只要控制國會多數與大眾投票的多數支持,也就掌握了多數統治原則,的確符合民主程序。但若從「自由民主」的角度觀之,這種強人領導的「民選獨裁」統治,卻根本違背了權力分立、有限政府、民主制衡的法治原則,也違背了自由憲政體制的核心內涵,正是一種畸形的民主異化現象,也是二戰前夕希特勒掌權的「極權式民主」的現代翻版。

在1990年代以前的蘇聯,實施的是一黨獨霸與極權專政。戈巴契夫推動政治開放與改革,催化了東歐各國的自由化與民主化,卻也造成蘇聯聯盟體制的快速崩解,最後分裂為15個共和國。

繼承蘇聯的俄羅斯聯邦在葉爾欽的民粹威權統治下,經由美歐國家的持續推動,經歷了民族傾軋、社會分裂、經濟崩潰,以及震盪治療法的整改與煎熬,結果昔日的世界第二大強權竟然被惡整成窮困的落魄大戶。迄今,全俄羅斯的國民所得,竟然僅及廣東省一省的規模。

到了第二任總統後期,葉爾欽的民意支持度竟然只剩下1%。1999年的除夕夜,失盡民心的葉爾欽宣布提前去職,他向俄羅斯民眾公開致歉,並推舉普丁為繼承人。3個月後,普丁當選俄羅斯總統,自此開始20年不斷執政的嶄新歷程。正因為1990年代蘇聯解體的經驗有如夢魘,俄羅斯人民連續20年選擇強人統治,並以不同的職位和統治形式,讓民選的獨裁成為繼極權專政、民粹威權之後的第三種統治型態。

俄羅斯的民選獨裁,以及透過不斷的修憲為執政者擴權,正在新興民主國家蔓延,值得吾人持續的關注與省思。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暨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