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科學家入境美國的難度日益增高

(德國之聲中文網)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當時約有9000名俄羅斯科學家聯名簽署了一封反對侵略戰爭的公開信。從那時起,俄羅斯當局開始加大對本國科學家的鎮壓力度。尤其是物理學家 – 許多物理學家僅因參加國際會議或在外國期刊上發表文章便被指控犯有叛國罪而被判入獄。

許多當時簽署公開信的科學家已經成為俄羅斯情報安全部門的目標,對他們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俄羅斯。

白宮曾欲吸引俄羅斯科學家來美

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的數周內,白宮即發起一項簡化俄羅斯科學家入境美國的行動。白宮向國會提議放寬簽證要求,並加快工作許可的發放。該行動旨在吸引俄科學家前往美國,並削弱克裡姆林宮在戰爭中的“創新潛力”。

然而,由於遭到國會共和黨人的反對,這一計劃或已提前失敗。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俄羅斯科學家告訴德國之聲,這一消息是他從美國頂尖大學的同事那兒得知的。

盡管缺乏官方統計數據,但大量報道表明,在過去兩年裡,俄羅斯物理學家入境美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獲取簽證不再容易

朗道理論物理研究所(Landau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物理學家費格爾曼(Mikhail Feigelman)就是一個例子。他於2022年春天前往波蘭,向美國駐華沙領事館遞交簽證申請,並出示了女兒的邀請函 – 他女兒當時已在美國居住。和往常一樣,他被要求提交一些自己的出版物。多年以來都是這個程序,而他也總能在幾周內獲得簽證。但這次卻沒有。

“七個月後,我被告知簽證被拒。給出的理由是,未能證明會按時離開美國,”他告訴德國之聲,以前只被問過關於科學工作上的問題。“我從未被要求提供返回俄羅斯的證明。”

應該還有其他類似案例,但很難核實,因為大多數人都希望保持匿名。據報道,一名年輕科學家於2022年夏天在俄羅斯完成研究生學業後,收到了加州理工的邀請。他和妻子均申請了簽證。兩年後等來了回復:男方申請被拒,女方申請被批。

科學間諜活動的風險

費格爾曼的另一位同事在德國工作超過15年,他被美國拒簽,理由是存在科學間諜活動的風險。

另一個原因是對俄羅斯的制裁。費格爾曼的同事指出,美國對超過200所俄羅斯大學實施了制裁。根據美國政府的說法,一些物理系和研究所因為可能涉及軍事研究而受到制裁影響。

俄羅斯旅游網站Forum Vinskogo的用戶報告稱,直至2018年,美國仍在為從事軍工研究的俄羅斯科學家發放簽證。然而,自2022年起,拒簽的情況越來越多,申請人通常被告知其雇主已被美國列為制裁對象。許多用戶表示,他們在美國領館遞簽時被問及是否知道制裁一事,審批程序往往拖上數月,甚至數年。

越來越多俄羅斯赴美簽證被拒

美國國務院的數據也反映了這一趨勢:2023年幾乎40%來自俄羅斯的赴美簽證申請被拒,2022年這一比例為26%。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這一比例在15%到17%之間波動。美國國務院在回應德國之聲的問詢時表示,無法確定科學家是否比其他申請人更易被拒簽。

一些俄羅斯物理學家認為拒簽並非有意為難,而是由於當局負擔過重。斯米爾諾夫(化名)在過去10年裡因工作原因經常前往美國。去年12月,他和妻子申請了赴美簽證。妻子的簽證很快就被批了下來,而他仍在等待回復。“這不是針對我們個人,”他說道,“而是官僚主義的問題。”

如果能得到深具名望的美國科學界同僚的幫助,審批程序往往能被加速。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的一名博士生在2022年初被美國一所頂尖大學錄取。他在申請簽證後等待六個月無果。俄羅斯於2022年9月宣布部分軍事動員令後,這名博士生在歐洲的同事向一位著名的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同樣不願透露姓名)求助。第二天,他被告知簽證已經批下。

一些因簽證被拒而無法赴美工作或學習的俄羅斯科學家轉而前往歐盟國家。“我的科學家朋友們現在意識到去美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了。”一位曾受雇於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的科學工作者這樣告訴德國之聲,他目前生活在西歐。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Daniil Sotnik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