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治慢性鼻炎 從肺、脾、腎氣虛著手

慢性鼻炎常會突然或反覆鼻癢、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特徵是發病較緩慢,症狀消退也很慢,治療上相對困難許多。開業中醫師李淑芬昨日表示,慢性鼻炎在中醫又稱鼻鼽、鼽嚏,主要是由於人體肺氣虛,以致衛表不固,腠理疏鬆,讓風寒乘虛進入身體,最後就犯於鼻竅,鼻竅壅塞後逐漸形成打噴嚏、流清涕。此外,慢性鼻炎與人的肺、脾、腎有關。 李醫師指出,統中醫認為,肺氣充實有賴脾氣輸布,脾氣虛則肺氣虛,而中醫有所謂「氣之根在腎」的說法,腎虛則攝納無權,氣不歸原,陽氣很容易就耗散掉,導致風邪得以內侵使人致病,病症表現在肺,但是病理變化與脾、腎有一定的關係。 中醫治療慢性鼻炎,常從肺、脾、腎著手。李醫師指出,慢性鼻炎患者病情常發作突然,先有鼻腔發癢,痠脹不適,接著噴嚏頻頻發作,伴隨鼻塞不通、流涕清稀量多、嗅覺暫時減退,檢查可見鼻內肌膜有腫脹溼潤,顏色淡白或灰白,鼻涕清稀,適合從肺氣虛、脾氣虛、腎氣虛著手治療。 肺氣虛:全身可見倦怠懶言、氣短、音低、面色蒼白、舌淡苔薄白,治宜溫補肺臟,袪散風寒,適合用溫肺止流丹加減或玉屏風散合蒼耳子散。 脾氣虛:常見胃口差、腹脹、肢體困倦、便溏、舌淡有齒痕苔白,治宜健脾易氣升清化溼,適用補中益氣湯加味或參苓白朮散。 腎氣虛:可見腰膝痠軟、遺精早泄、形寒怕冷、夜尿多、舌淡嫩、苔白潤,治宜溫壯腎陽,固腎納氣,適合用金匱腎氣丸加味。 避免反覆發作,平常必須保健預防──勤加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防止身體受寒;少吃冰或生冷、油炸、油膩類食物,蝦蟹類食物也不宜;早晚或待在冷氣房,建議戴上口罩,保暖鼻子;加強工作環境及個人防護,民眾應避免塵埃、花粉等物質刺激鼻子;找出誘發因素避免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