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香菸、檳榔不入口 遠離口腔疾病

近期寒流來襲,部分民眾可能會嚼檳榔取暖,但多加禦寒衣物是保暖最務實做法,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國人,菸品及檳榔是導致口腔疾病的高危險因子,為了自己及下一代健康,別再用菸品或檳榔取暖。 國健署指出,吸菸、嚼食檳榔是口腔疾病致病因子,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微血管收縮,使得牙齦周邊的血液循環不良,影響到牙周組織、自我修復的能力,造成牙菌斑更容易孳生。 很多人誤認為只要檳榔沒有含紅、白灰等添加物,就不會致癌,但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在2003年就將檳榔子列為第一類致癌物。檳榔子中含有的檳榔素及檳榔鹼會在嚼檳者的口腔中產生致癌物質,導致嚼檳者罹癌。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菸品是導致口腔疾患的危險因子之一。在台灣還有一個危險因子就是檳榔。我國每年口腔癌發生人數約計7,000人、死亡人數近3,000人,吸菸、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機率較一般人高出很多,口腔癌患者中更有9成有嚼檳榔習慣。 研究指出,吸菸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8倍,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吸菸又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提高至89倍。 根據國健署調查,台灣牙周疾病盛行率高達九成,牙周病更是國人易忽略的口腔疾病,若忽略有牙周病初期症狀,將導致掉牙、引發全身系統性疾病,甚至影響牙周病治療與植牙的成功率。而吸菸不僅傷害呼吸系統,還是導致牙周病的高危險因子。 國健署提出遠離口腔疾病最佳三招:「拒絕菸品檳榔」─遠離可能引發口腔疾病的危險因子,主動拒菸、拒檳榔。「尋求專業協助」─可前往國民健康署合約醫事機構,透過專業協助,成功戒菸戒檳。「定期口腔癌篩」─30歲(含)以上凡有吸菸或嚼檳榔者(含戒檳)定期每兩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記者連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