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大掃除 三大面向篩選

工商時報【蔡淑芬】 近年全球生技醫療產業大躍進,無論新藥或儀器不斷推陳出新,例如老年人常見白內障症狀,治療上有最新人工水晶體;老年人走不動有人工膝關節可以換;心臟跳不動有心臟支架;攝護腺癌有海福刀,上述最新的治療方法,健保都不給付,一旦人老了,醫療開銷可不小,要享有好的醫療品質,就得先存一筆醫療費,需要存多少還得看看人的老運如何? 事實上,上述各種疾病醫療費用是可以透過購買醫療險方式做好風險分散,只是,保險買得對不對也是考驗個人購買智慧。台灣人壽建議民眾在迎接新年之際,忙於家庭大掃除之際,不妨將手上的保單拿出來,從生活費用不足的經濟風險,醫療/長期看護需求的健康風險、照護風險三大面向來思考,並依照自身醫療保障需求適時調整保單內容。 自從DRGs實施以後,民眾就醫自費診療的項目逐漸增加,住院天數相對減少,過去有些需要住院進行的手術,也改為門診手術治療方式進行。台灣人壽建議,如果以前有買日額型終身醫療險,不妨增加「實支實付醫療險」,可給付多項健保不給付的部分,包括民眾「住院中使用醫療必要自費藥物與醫療器材」。其次,主要病症之外的其他病症治療費用等,都可在實支實付的限額內,憑醫院收據即可申請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