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海洋,迪士尼有責?(下):失去海洋的黑鯨

作者:黃宗慧(台大外文系教授,專長為精神分析與動物研究,編有《台灣動物小說選》、《放牠的手在你心上》;動物保護議題之專欄散見報章雜誌。)

〈保育海洋,迪士尼有責?〉分上下兩篇,上篇〈多莉帶我們看見的海洋〉處理動畫《海底總動員》系列對保育海洋可能產生的影響,下篇〈失去海洋的黑鯨〉則把焦點轉向兩歲即被捕捉到海洋世界表演、2017年離世的黑鯨提利康,追溯紀錄片《黑鯨》和《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之間的關聯。

(圖片來源:flickr.com)
(圖片來源:flickr.com)

一部動畫片要兼顧教育意義與趣味性、在保育與娛樂之間取得平衡,其實並不容易。據報導指出,《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一開始設定的主要場景是一般傳統的水族館,在皮克斯團隊看過2013年首映的紀錄片《黑鯨》(Blackfish)之後,才將水族館改為一個虛構出來的海洋保育中心[1]。

影評〈《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的10個幕後秘密〉指出,製作期間甚傳出導演安德魯史坦頓特地去探訪了《黑鯨》的導演,打算在動畫中加入反對海生館圈養高智能動物的情節,「不過也許是因為這個議題太過敏感、也不適合小朋友,劇情背景的安排最後還是避開了海生館,改為海洋保育中心,片中也有指出多莉的家是『魚醫院』,而不是海生館」[2]。

的確,若想要將紀錄片《黑鯨》所處理的動物表演議題,帶進以娛樂為主要導向的動畫,有相當的難度,因為《黑鯨》基本上是要透過一隻與三起死亡事件有關的公殺人鯨提利康(Tilikum)令人心痛的遭遇,控訴圈養鯨豚來娛樂大眾的行為是如何地不道德。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看到提利康才兩歲就被捕捉到海洋世界進行表演,接受著嚴酷的訓練:牠和已經訓練有素的其他殺人鯨一起受訓,如果沒有達到指令的要求,就會以連坐法處罰其他殺人鯨,這除了使得牠感受到挫折,也成為被其他殺人鯨攻擊的對象,特別是夜晚熄燈後,關在寬僅6公尺長9公尺的金屬水池裡。無處可逃時,更經常讓牠被咬得滿身都是齒痕。

禁錮生涯與殘酷的訓練為提利康帶來的精神壓力,或許是1991年發生第一起攻擊致死事件的原因,但儘管發生了這樣的事故,牠還是無法從表演生涯中退役。

為了利用牠來娛樂觀眾,也為了繼續提取牠的精子,做為和其他母鯨人工繁殖之用,致死事件的真相被隱藏——園方先謊稱這是一起失足溺斃事件,後來又表示訓練員是遭到其他的母殺人鯨攻擊死亡——提利康又被轉賣到其他的海洋世界繼續表演。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長年囚禁提利康所造成的後果,是第二、第三起致死事件終難避免。透過影片我們得知,如果是野生殺人鯨,其實並未有任何攻擊人的事件被記錄下來過,但長期圈養下身心受創的提利康,卻和三起死亡有關,這難道不是因為海洋世界始終用歡樂作為包裝,無視驅使高智慧的動物進行表演有多殘酷,又在事件發生之後粉飾太平,才釀成的災禍嗎?

要把一部批判鯨豚表演的紀錄片所傳遞的控訴訊息,融入親子共賞的娛樂動畫片,確實是極為困難的任務,《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最後放棄了這個構想,並不令人意外。

《黑鯨》對《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的影響,終究還是沒有深遠到足以讓後者納入對於圈養鯨豚的批判,但其實僅就將原初設定的水族館場景改換為海洋保育中心這點來說,迪士尼.皮克斯的決定依舊是值得肯定的,因為當身處娛樂工業的人意識到自己在製作的是一部海洋相關的動畫片、有著保育上的責任,從而開始做出改變時,就意味著未來有更多的改變可能發生。

同時,任何文本的影響力從來就都不完全只是來自作品本身,不同的「詮釋社群」(interpretative community)如何賦予文本意義,也扮演了一定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如果期待海洋保育的觀念能具體落實,閱聽人也同樣需要做出改變。

舉例來說,如果在觀影之後,家長能利用電影所挑起的,對於海洋生物的好奇心,或是藉由片中對海洋生物感情的描繪所帶動的共感,與孩童一起去主動接觸與關心海洋保育的議題,而不是順應著小孩想買一隻尼莫或一隻多莉回家的要求,那麼對於動保就必然能產生更深遠的影響。至於那些娛樂片做不到的、不足夠的,更可以主動透過其他相關的紀錄片去了解。

例如先前所說的《黑鯨》,既然足以讓《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把設定的場景都改變了,應該也很值得閱聽大眾去深入了解它傳遞了怎樣的訊息。

而相信被《海底總動員》系列的親情牌深深打動的觀眾,如果看到《黑鯨》影片中捕鯨船如何圍捕幼鯨的畫面,聽到硬生生被迫離開幼鯨的母鯨試圖喚回孩子時極度悲傷的聲音[3],很難不受到極大的震撼。

根據影片的說法,在1976年捕鯨船被逐出華盛頓普吉特灣之前,潛水夫都是用投擲炸彈的方式把鯨豚趕入海灣,但是鯨豚有了類似的經驗之後會學習改變,於是圍捕展開時,沒有孩子的成年鯨會向東游進死路,母鯨則帶著幼鯨逃向北,但因為牠們仍需要浮出水面呼吸,於是就會被在空中監控的飛機發現,通知快艇前往,把所有鯨魚驅趕在一起,再用圍網漁船一網打盡,最後只帶走幼鯨,至於死在圍網中的鯨魚,則會被切開、放入石頭,沉進海底。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幼鯨被抓走後,其他的鯨魚就在20公尺外排成一列,久久不願離去,這樣的場面,讓當年捕鯨的潛水夫憶起這些過往時,不得不承認,這根本就是從母親身邊綁架孩子的行為。

同時,在影片中,幾位因為愛動物而擔任鯨豚訓練師的人們,都親口證實了在海洋公園的任職經驗為何會成為悲傷、甚至悔恨的回憶,例如前海洋世界訓練員約翰哈格洛夫,如此陳述他所見證的一次殺人鯨母子分離──

「卡莎卡是媽媽,塔卡拉是幼鯨,牠們形影不離。他們(海洋世界高層)把卡莎卡和塔卡拉拆散,把塔卡拉送到佛州。塔卡拉被擔架抬離水池,搬上卡車,載送到機場,卡莎卡不斷發出叫聲,我沒聽過那種聲音。他們請資深研究科學員分析那些聲音,那些是長程聲音,他發出沒人聽過的聲音在尋找塔卡拉。怎麼會有人看見那一幕,還能認為那是合乎道德?」

而另一名訓練員凱洛雷也以她對另一對被拆散的親子的觀察,呼應了前述的說法,她觀察到幼鯨卡蒂娜被送走之後,牠的媽媽縮在水池的角落,一直抖動,尖叫和哭泣,「看見那一幕,你只能用悲痛來形容」。

《海底總動員》裡馬林不遠千里也要找回被帶到人類水族缸的尼莫、多莉的父母則一直等待著她回來團聚,這些刻畫當然都是傳統迪士尼就已擅長的擬人化手法,但這種想像與共感的「暖身」,或許也可以成為催化《黑鯨》震撼力的元素,讓更多人得以了解,為什麼長年以來有一些動保人士一直要煞風景、澆冷水地反對鯨豚表演。

總結來說,保育海洋當然不是靠著迪士尼動畫提供更正確的生態知識、注入更多符合動保政治正確要求的理念,就可以做得到,但從《海底總動員》系列來看,迪士尼.皮克斯確實有意往生命教育的方向前進。也因此,我們不妨繼續觀察,擅於引起議題性與討論的迪士尼,是否能激發更多深刻的思考,特別是關於,「怎樣才是真正愛動物?」的思考。

動物當代思潮」,跨域討論各項動物保護議題,並與國外經驗相互檢證反省,期使台灣「動物保護學」能持續成熟茁壯。

保育海洋,迪士尼有責?(上):多莉帶我們看見的海洋

[1] 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60616-film-review-is-finding-dory-a-worthy-sequel

[2] 詳〈《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的10個幕後秘密〉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7535

[3] 影片也邀請神經科學家洛莉瑪利受訪,以專業角度說明殺人鯨的高智慧。人類將有著緊密家庭關係與社會生活的殺人鯨拆散,因此更顯得是悖乎倫理的行為:核磁共振攝影掃瞄的結果,顯示牠們有一部分的腦是人類所沒有的,而這個系統負責處理情緒,「最安全的推論是,這些動物擁有高度複雜的情感生活……牠們把社會關係感發展到另一個境界,比其他的哺乳動物更強大更複雜,包括人類」。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為了滿足娛樂需求所進行的動物利用,施加在擁有自我意識與複雜情感的高智慧生物身上時,殘酷與折磨的程度是難以被任何藉口合理化的,更何況諸如「在海洋公園中有獸醫照顧的鯨豚反而活得比較久」之類的理由其實是謊言。片中指出,海洋公園多半宣稱野生殺人鯨的壽命大約是35歲,其實1980年的研究就已發現,牠們的壽命相當於人類。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