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使「嚇阻」更有效力

在國際關係中,英文字「assurance」的含意很難翻譯成中文,常用的直譯多為「保證」,如1982年雷根總統對台的six assurances,即被譯為「六項保證」。其實,assurance也包含使人降低疑慮,減少擔心的意義,因此在中文裡就蘊含有「安撫」的意思。

「嚇阻」是讓對手相信,其特定行為必將遭到難以承受的懲罰,因而打消念頭。「保證」是讓對手相信,我方沒有搗毀對手核心利益的政策意圖,從而緩和緊張。兩者的有效關鍵,都在於「可信」。

美中1970年代關係正常化以來的「一中政策」,兩岸1992年透過海基會與海協會就「一中涵義」認知不同所達成的諒解,李登輝總統1990年代與大陸間的密使接觸,柯林頓總統1998年在上海講的「三不政策」,都是具有安撫意義的「保證」。

過去17個月我赴美10次的觀察,對中「engagement」的說法幾乎銷聲匿跡。當美國領袖菁英對於「東升西降」的集體焦慮,加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刺激,使得「嚇阻」在華府成為當紅主流,「保證」等過去常用的詞彙就很少再被使用。

鷹派或許不在乎挑釁對手,專注強調「嚇阻」來搞壓力測試。至於不願或無法與北京接觸對話的人士或黨派,也只能跟著喊「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使得雙邊緊張關係螺旋上升。

除了答錄機式的「奉行一中政策」、「反對任何一方改變現狀」以及偶爾的「不支持台獨」,美國的對中「保證」如今確實減少了,「兩岸在非脅迫的情況下,所達成和平解決分歧的協議,美國都將尊重」也已聽不到了。去年拜習峰會後,北京宣稱美方做出的「四不一無意」承諾也未出現在美國正式聲明文件。

美國知名中國及兩岸問題專家柯慶生、傅泰林、葛來儀、黎安友及白潔曦,去年10月即在《外交事務》針對如何避免台海戰爭發表專文,提醒美國在對中「強化嚇阻」的同時,也須維持「可信保證」。今年11月30日5位作者中的3位再次撰文強調,融入具有可信度的保證,才能使嚇阻真正有效。

美國重量級學者在距離我們總統大選不到50天的當口再次發表重磅文章,呼籲美國認真思考,不能只威脅中國,而必須也要給予保證。我不認為這是作者企圖介入台灣選舉;然該文卻也蘊含了對台灣在強化嚇阻之時,卻無法給大陸保證的隱憂,而全文僅單挑民進黨候選人來討論,怪不得引人玩味。

台灣走向法理台獨是促發台海戰爭的紅線,但選民絕不可認為只要不正式宣布獨立,做什麼都不會有事。習近平表示從未討論在2027或2035年攻打台灣,但我們也不能以為2024總統選舉怎麼投票都肯定沒事。

關於台灣,北京對美國的一向說法是「台灣問題是中美兩國之間,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核心問題」,近年來已演化成「台灣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面對拜登政府現階段尋求緩和美中關係的積極態度,及早已啟動的美國總統大選期程,台灣尤須戒慎避險。

台灣位處第一島鏈中心,西太平洋的前沿,對於區域的共同戰略安全環境自應負更大責任。過去18個月來我常向國際朋友說明,台海的和平與穩定不能單靠加強戰備與全民防衛,只講「嚇阻」,不想「保證」,而讓兩岸處於不斷的交互壓力測試之中。

具有安撫意義的「保證」,可以緩解敵意,可以控管風險,可以爭取時間,來建構全方位的防衛嚇阻能力。(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