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消費者免於恐懼 政府做不到

【記者郭玉屏台北報導】國內金融消費市場爭議不斷,許多民眾遭受到金融機構理專話術引導,導致投資嚴重虧損,但政府金管單位卻消極以對。立院國民黨團24日舉行記者會,要求蔡政府由金管會周邊機構單位淨值1,400億元中,提撥1,000億元成立「金融消費保護基金」,倘若蔡政府不願做,2024年若國民黨執政,一定會全力推動成立。

總召曾銘宗說,全國2300萬民眾絕大部分都有金融消費,從單純的存款、借款,到金融商品購買、投資,而金融消費者保護至少攸關1200萬民眾的基本權益。

依據《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規定:「金融服務業與金融消費者訂立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務之契約,應本公平合理、平等互惠及誠信原則」,「金融服務業與金融消費者訂立之契約條款顯失公平者,該部分條款無效;契約條款如有疑義時,應為有利於金融消費者之解釋。」

曾銘宗指出,法律規定很清楚,但執行上衍生很多爭議,傷害金融消費者權益近年發生許多高齡金融消費者,遭到銀行理專的話術所欺騙,根據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訴及評議案件」統計,111年一般案件有1萬5,473件,防疫保單案件有4萬7,291件,總計高達6萬2,764件。曾銘宗強調,這些數字是有提出申訴,還有更多民眾自認倒楣,並未提出申訴,件數將會更高。

曾銘宗分析,金融消費爭議類型包括了:一、壽險理賠爭議-例如健康險住院、手術理賠標準爭議。二、產險理賠爭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防疫保單,理賠標準發生重大爭議。三、銷售不當產品-例如將高風險金融商品賣給銀髮族。四、契約簽署問題-到底是否由當事人簽署的爭議。

曾銘宗表示,一旦發生爭議,除了申訴、評議,很多金融機構根本不理會消費者,甚至要消費者直接打官司,但金融機構占有資訊上的優勢,以及充沛的法務專業人員,消費者在司法訴訟上幾乎都敗訴。

曾銘宗認為,金管會周邊機構單位,包括了證交所、期交所、櫃買中心、集保公司,這是政府特許事業、獨佔事業,淨值到去年底超過1,400億元,每年還增加150億元到200億元,金管會也不知道該如何妥善使用。

因此,國民黨團提出:一、請金管會從1,400億元淨值中,移撥1,000億元成立「金融消費保護基金」,保護金融消費者,以利金融業永續發展,確保金融消費者權益。二、充實投保中心、評議中心財務、人力,以強化金融消費爭議保護、調處功能。三、調降股票投資人手續費(現為0.1425%),回饋投資人。

曾銘宗強調,國內金融消費者、股票投資人絕對超過1,200萬人,國民黨團提出成立「金融消費保護基金」,是經過審慎評估,確實可行。假設蔡政府不做,2024年若國民黨重返執政,一定全力推動成立「金融消費保護基金」。

書記長謝衣鳯說,根據證交所資料,投資人新開戶人數在2022年有51萬5,506人,單就今年2月新開戶人數就有7萬0,946人,累計兩年內開戶人數高達1,211萬6,941人,這只是在證交所開戶,還未計算透過銀行理專所販售金融商品而開戶人數。

再根據金管會統計,近年證券周邊機構淨值統計表,2016年的淨值972.10億元,到了2022年淨值高達1,481.92億元,周邊機構每年又增加大量盈餘。根據金管會統計近年證券周邊機構稅後淨利(餘),在2016年證券周邊機構盈餘52.72億元,但到了2022年增加到156.07億元,這代表證券周邊機構盈餘這麼多,更應該好好保護、回饋投資人。

謝衣鳯指出,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統計申訴及評議案件收受件數統計,2020年1萬0,426件、2021年9,446件、2022年1萬2,244件,這還不包含防疫保單申訴案件。顯見投資爭議案件越來越多,金管單位卻沒有好好處理,讓金融投資消費者權益,沒有受到政府的保障。

謝衣鳯表示,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主要工作是金融消費爭議的申訴和評議,但為何無法好好處理申訴案件?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則因待遇不佳,員工流動率非常得高。

謝衣鳯強調,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是世界趨勢,證券周邊機構淨值這麼的高,獲利這麼的好,政府應該慎重考慮成立「金融消費者保護基金」,保護國內金融消費者。

藍委王鴻薇表示,金融詐騙態樣相當的多,近年更發現,高齡金融消費者遭到詐騙的人數節節升高,令人感到遺憾地是,高齡金融消費者所遭受到的詐騙,還不是詐騙集團所為,而是銀行金融消費、證券等商品理專,用話術、不當手段,讓高齡金融消費者受到詐騙、剝削。

王鴻薇說,過去常見許多案例,高齡長者因獨居或子女不身邊,在理專每天噓寒問暖、話家常的陪伴取得信任之下,便將印鑑和存摺交給理專保管。當銀行推出金融性商品,理專就會擅自作主,導致高齡長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遭到金融剝削。

王鴻薇指出,據統計,高齡剝削案件當中,以銀行爭議占比高達38%,其次是保險占23%、證券期貨占17%。再從剝削樣態來看,除了將印鑑、存摺交給理專,也包括不實廣告招攬、販售高風險延伸性金融商品等,銀行理專為了個人業績不擇手段找上高齡者,一旦發生糾紛,大都血本無歸。再者,政府金管單位對於銀行罰款相當的低,有銀行理專以詐騙手段讓投資人虧損6千萬元,金管單位僅罰1千多萬元,這對金融消費者來說,根本毫無保障,金管單位必須要有夠完善機制,改善金融消費市場。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