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㵢:台美啟動對話 研議共同生產軍備解決軍售延遲問題

駐美代表俞大㵢。   圖:駐芝加哥辦事處/提供(資料照)
駐美代表俞大㵢。 圖:駐芝加哥辦事處/提供(資料照)

[Newtalk新聞] 英文線上時事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10月9日刊登了對俞大㵢的專訪。俞大㵢指出,中國對台灣的壓力已發生質變。第一個轉折點是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北京因「不滿民進黨執政」而採取強硬行動。第二是2022年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開始頻繁派遣軍機、軍艦繞台,並持續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構成威脅。

俞大㵢還強調,中國對台策略不僅是軍事壓力,還包括認知作戰,試圖影響台灣選舉及對美國的觀點。他指出,美國對台灣的跨黨派支持依然堅實,無論是國會還是行政部門。

對於美台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近期發布的報告指出,自2022年以來,拜登政府對台的安全援助金額逐年減少,美國對台軍事現代化支持自2021年起逐漸減弱。對此,俞大㵢表達了不同看法,表示拜登政府已宣布16次對台軍售,創下紀錄。俞大㵢表示拜登政府已宣布16次對台軍售,軍售總額下降是因台灣更注重不對稱戰力,如無人機等較小、實用的武器。

不過,俞大㵢也坦言,由於供應鏈及一些技術性原因,如美方需按照「台灣規格」製造某些武器,台灣確實面臨美國武器交付延遲的困境。對此,俞大㵢表示,希望台灣能在聯合生產和開發軍備方面取得進展,讓台灣開始自行生產部分美規武器,成為軍事供應鏈的一環,從而解決武器交付延遲的問題,而解決美國對台軍售延滯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台美密切進行合作。

此外,俞大㵢提到,台灣不僅獲得美國支持,還有澳洲、法國、德國、日本等「志同道合」國家的協助,並表示越來越多歐洲國家願意單獨與台灣合作,這與中國對立陶宛施壓有關,改變了歐盟對中國的看法。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強力磁爆10日將來襲 地球大範圍夜空可見五彩極光
韓國人首摘諾貝爾文學獎 女作家韓江書寫歷史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