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名畫家陳澄波、陳進、郭雪湖、林玉山等近千件重要作品 臺師大文保中心修復文物歲月傷痕

名家作品與文物要延年益壽,才能永保藝術價值。堪稱是畫作「五星級健檢中心」的臺師大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專為受損畫作或各式文物進行健檢診斷與保存維護,以恢復原作丰采,保存文物永恆的價值。文保中心曾成功搶救收藏家珍藏價值上億的畢卡索、雷諾瓦名畫、重要出土文物居延漢簡、深具家族紀念意義的清朝時期祖先畫像、政府機關重要的史料手稿與國家重要典藏品,就好比文物與珍貴藝術品的醫院,也是藝術與科學的跨域合作場域。

文保中心硬體設施 比照博物館環境

臺師大文保中心隱身在校園內,需行家帶路否則不得其門而入,100坪大的空間比照博物館環境,24小時控溫控濕、雙重保全監控系統,室內所有照明都不含紫外線,文保中心主任張元鳳說,「因為紫外線是會讓文物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保中心成立12年來,持續開拓結合藝術保存技術與科學檢測的各類修復科技,初期以紙質與東方繪畫修復為主,逐漸擴展至油畫、立體文物、織品及照片等,導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物保存觀念,以及現代國際文物保存維護規章,打造國內一流的現代化科技修復室。

團隊不僅定期修復早期校內美術系師生留校作品,搶救了許多臺灣藝術大師的學生時期早期作品,亦是國內各大博物館及收藏家委託文物修復的首選,如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等,前後修復了名畫家陳澄波、陳進、郭雪湖、林玉山、張大千、溥心畬等近千件名品,更協助臺灣前輩雕塑家黃土水名作〈山本悌二郎石膏胸像〉自日本佐渡返台修復。

跨域建構藝術創作材料數據庫

師大文物保存中心自創立開始,就是一門結合了科學、歷史及藝術的專業學科,融合了傳統技藝、修護技術、現代科技與歷史美學的跨領域學門。

臺師大以美術系堅實的藝術人文素養為基礎,也同等重視科學檢測、媒材分析、材料研發,加上綜合型大學的優勢資源,張元鳳主任強調,「科技的一小步是文物修復的一大步」,因此兩年前開始力邀原本在化學系任教的林震煌教授,自化學系轉任到美術系。文保中心急需整合理工資源,推動跨域學術合作,才能成為亞洲文物保存修復的重要代表單位之ㄧ。

跟著文保中心主任張元鳳走進修護室內部,修復師與研究生在確保文物安全無損的前提下,正仔細地去除令作品上斑駁黯淡的髒污、灰塵。同時,在美術系教授林震煌的指導下,另一群人以拉曼光譜儀進行非破壞檢測,科學檢測對於講究安全、可逆、可辨識性修復原則的文保作業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研究。

經由數十年不斷的累積,今年二月出版的教育部高教創新電子報STEM計劃,介紹了臺師大推動的「藝術品檢測分析與AI光譜解析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這便是交由林震煌老師負責的重大發展計劃,希望將過去修復的文物資料整建成數據庫及建立身分證,優化未來的材質判別。

美術系文物保存維護科技組的學生,雖熟悉修復科技,但有化學專業人才一起加入,才能更提昇未來建立的文物光譜解析,更能起到精準鑑別媒材之用。與此同時,化學系助理教授李君婷師生團隊的參與,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化學系用光譜鑑定,美術系用創作技法探討,雙方學生都須認識彼此的學理基礎」。

林震煌表示,跨域研究是文保學科的特質,臺師大非常適合文保科系的設立,加上貴重儀器中心、理學院及藝術學院都是重要資源。透過這項計畫,師大得以創全國之先,成立專注於文保科學的研究團隊,完善跨域專業人才的培育。這也是當初他在文保中心主任張元鳳力邀之下,加入美術系文物保存維護科技組教學團隊的主要目的之一。

「創作過程是感性的。然而透過儀器,學生可以看到,那些感性直覺下使用的材料,經過歲月洗禮後,出現哪些劣化狀況,也能藉此反思創作材料的運用。」張元鳳表示,藝術家在學生時代常常是喜歡追求創新畫風,作品充滿實驗性媒材效果,因此目前臺師大典藏的歷屆美術系師生作品,雖屬於近代藏品,卻已出現褐斑、畫紙或畫布脆化、泛黃破損的情形,但是這批作品是台灣當代藝術發展中最重要的一批,反映出當時政府遷臺最早在臺灣設立藝術教育的脈絡。這批作品透過相關課程或講座的開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化學原理思考,以創作的本質去體驗,日後會更謹慎地選擇、正確使用創作材料延長作品的生命,這也是學院派藝術家應該具備的基本實力。」

臺師大文保中心主任張元鳳、美術系教授林震煌、資深修復師潘怡伶現場操作光學儀器進行科學檢測。(臺師大提供)科技的一小步是文物保存修復的一大步

美術系文保科技組博士生廖永禎說,大學接觸文保產生興趣後,開始在文保中心實習二年,再前往英國取得碩士學位,現今回到師大母校攻讀文物修復的博士學位。東西交錯的學習歷程讓她體認到,「除了手上修復技術的磨練與傳承,先進行科學檢測,再開始著手修復,可以避免沒有對準病灶下藥的誤判狀況。我們師大一直注重科學知識的養成,若遇到特殊狀況,則請教化學系團隊,慢慢的大家在這樣的交流下一同增長。」

就這樣,從跨院整合計畫開始,臺師大研究團隊以紅外線與拉曼光譜逐步建立起顏料基礎數據,並成為以美國費城博物館為主體的Infrared & Raman Users Group(簡稱 IRUG)國際資料庫貢獻成員中,是亞洲地區唯一的大學研究單位。

臺師大為傳承現代化文物保存維護觀念,培育新生代專業修復人才,國際交流上在創立同時就展開長年與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日本國寶修復聯盟等單位保持密切的專業交流,引進國際師資。

兩年前在美術系新增成立文物保存維護科技組,招收碩士班,也同步向文化部文資學院申請計畫,成立文物保存修復初階學分學程,招募臺灣大學系統三校對文物修復有興趣的大學生。此外再加上行之有年的博士班課程,正式成為「三制一中心」的特色領域。今年度2023年文資學程將與師大文保學程結合,目前招生中,至2月28日前受理網路報名,詳情可參考網址

臺師大文保中心修復文物歲月傷痕。(臺師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