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私校退場條例掀反彈 藍委: 陽光法案受到惡意扭曲

國民黨立委林倩綺與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助教朱敏賢、台北市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李惠蘭針對私校退場條例修法,召開記者會說明立場。   圖:林倩綺辦公室/提供
國民黨立委林倩綺與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助教朱敏賢、台北市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李惠蘭針對私校退場條例修法,召開記者會說明立場。 圖:林倩綺辦公室/提供

[Newtalk新聞] 在少子化困境下,近年多少私立大專校院陸續退場,立法院也在2022年三讀通過「私校退場條例」後,國民黨團這會期則提出針對「私校退場條例」第24條的修法,盼為私校續命,5月10日已逕付二讀,引發部分教育團體或平台反彈。國民黨立委林倩綺今(25日)則與教育界人士召開記者會,澄清這次修法是「陽光法案」,在資訊公開下,公開徵求願意接管私校的團體或人。

林倩綺指出,2022年5月11日公布的「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增加高中職,且強制退場關校,捨棄漸進式改革,以鋸箭式修法,一列入專輔學校幾乎唯一目的就是輔到退場、關校。目前弊端湧現,最遭殃的是私校教職員工工作權、學生就學權益、家長的憂心。

她表示,國民黨所提的私校退場條例第24條修正案,是要修正退場條例不足之處,讓各私校問題透過修法讓行政單位、學校教職員及學生、社會大眾,能在公開、透明、清楚、公平的知悉學校問題所在,由政府把關監督讓真正關心教育的法人、企業、個人挹注資金或接手管理,讓學校永續經營,這對政府行政、私校教職員工、學生、家長、學校周遭商家及私校教育未來都是好事。

林倩綺說明,針對他們要修正的24條第二項、第三項修正提案,有兩點主要內容,第一、公開徵求要接管的團體單位、人,將所有資訊公開在陽光下,讓大家公平檢視;第二、主管機關有權訂定時限。

林倩綺表示,這可以解決的問題,是政府不用再拿納稅人的錢去救學校,目前私校退場所用到的錢,來自教育部的退場基金,並讓學校繼續經營,學生更不用被轉來轉去,留在自己的學校完成學業。此外,學校對於許多偏鄉、原鄉都是很重要的文化空間,這樣的空間不容許政府用任何方式去消滅。

台北市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李惠蘭表示,上個立法院會期,他們就針對私校退場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項、第三項和時任立法院長游錫堃及高教司討論過,並不是像部分媒體說的沒有經過討論,這個會期開始後,他們也重新提出法條,希望讓面臨退場的學校有再生機制,過程中卻發現,最近媒體上的攻勢一波接著一波,甚至讓有些學校的校長變成「砲灰」,而不敢出面發聲。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也批評,這些年政府對私校退場的態度就是直接放生,讓私校自生自滅,過去這幾年,多少學生因私校退場導致學習生涯受到影響?多少私校教育工作者因為政府擺爛變成流浪教師?今天的政府有關心這些問題嗎?

林倩綺表示,在政府訂出未來的教育政策前,不要讓願意求生,且體質良好的私校,在政府莫名其妙的政策下消失;且政府還用政治干預私人興學,不讓私校自主發聲,管不好,卻讓高教體系發展處處受到限制、不知所從,因此他們提出兩個增訂條文,讓資訊公開後,讓有意願接手的人,讓私校有機會轉型、存續,也希望主管機關應該有更積極作為。

就該修法遭外界質疑,案恐為經營不善的私校續命或有利財團掠奪校產。林倩綺發出聲明表示, 此修正案採「資訊公開」方式,讓私立學校之財務改善可以在攤在陽光下,禿鷹無所遁形,是「防制私校禿鷹」的最有效機制。

林倩綺聲明也提到,這次的提案並無惡意批評者所指,允許有意接辦者直接取得學校經營權,完全扭曲、誤導民眾,因為提案並無變動私校法人與私立學校分離之現有私校法機制;她不為特定學校、特定財團發聲,反之,按照主管機關或教育團體的推估,未來還有40幾所學校面臨退場危機,沒有一個有效的改善機制,我們學生、國家的教育環境及教育工作者將是「三輸」的嚴重被害者。惡意批評者提到的退場基金,事實上並沒有發揮真正的效能,被停辦的學校任意荒廢,這才是真正造成破壞公共性的元兇。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價值1.8億農粉幣要發了!農業部花蓮「從心出花2.0」7月上路
房子沒有罪 卓榮泰:不是打房應正名是「打炒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