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變沙龍 花蓮藝術小客廳

蚊子倉庫幻化藝文沙龍,窗明几淨與優雅的布置,猶如催生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沙龍」。(楊漢聲攝)

中國時報【楊漢聲╱花蓮報導】 蚊子倉庫幻化藝文沙龍,涵養藝文種子!花蓮縣文化局將縣立美術館一處閒置倉庫改造,化身藝文交流中心,窗明几淨與優雅的布置,猶如催生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沙龍」,將開放供藝文愛好人士利用,盼成為花蓮縣藝文交流新據點。 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一樓倉庫閒置已久,在花蓮縣府經費挹注下,蛻變為兼具創作、教學、研習等多元功能的「藝•沙龍」藝文交流空間,19日舉行揭牌儀式,花蓮縣長傅?萁、文化局長陳淑美與多位藝術家都出席盛會。 傅?萁表示,取名為「藝•沙龍」空間,旨在希望其一如藝術家們的小客廳,溫馨自在卻意活力四射。他指出,花蓮縣人口雖不多,但藝術大師雲集,當全世界都在找回本土文化藝術時,花蓮更是高度重視本土文化復興;客廳開張僅只是第一課,未來仍待大家集思廣益,讓文化永流傳,典藏給後代子孫。 花蓮縣文化局則表示,「沙龍」一詞源於17世紀的法國,文人與貴族在客廳中談論學術、辯論問題、交流藝術文化,不但成為當代思想匯集、交換的情報站,更催生歐洲文藝復興的燦爛文明;「藝•沙龍」的落成,盼能聚集更多藝術家,成為花蓮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