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8萬台幣赴美,8年後攢下一間破公寓...台客加州擁百套房產:貧窮,一生最好的禮物!


台灣房價居高不下,許多年輕人深刻感受薪資追不上房價,內心油然升起絕望的「躺平感」,放棄擁有自住房夢想。《台灣小妹,美國大姊》作者邱瀟君在1978年,帶著父母親借來的2500美元隻身前往美國,從住在一房一廳的房子開始、8年後買下人生第一間破公寓,現在成為美國加州房產創業專家、擁有超過百套房產,她年輕時一天打3份工、一間房家人加租客住了11個人,她鼓勵年輕人,不要怕買不起房,生活中永遠都有投資機會。

貧窮 練就不怕失敗精神

「人生就算跌倒也沒關係,不要急著站起來,趴在地上時、也要看看有沒有珍珠可撿。」邱瀟君開門見山,點出她的人生座右銘。

大女兒曾問她一生最好的禮物是什麼?她毫不猶豫地回答:「小時候的貧窮。」造就她在異鄉打拼時,擁有鋼鐵般不怕失敗的意志力。邱瀟君小時候家庭並不富裕,父母親在基隆靠擺攤賣麵維生,全家住在違建裡、連廁所都是300餘人共用的公廁。

雖然她在美靠房產致富,開展傳奇般的經歷,但回憶起當年赴美,即便頂著政大新聞系畢業的高材生頭銜,到美國也只能靠兼差維生,23歲的她曾一天打三份工:白天在報社上班、領著600美元月薪;下午去飯店端碗盤,跟著老闆學習經營理念;晚上Long Beach酒吧當收錢小妹。後因父母親來美國依親,生活負擔增加情況下,又轉頭當起收入較高的百科全書業務。邱瀟君想到刻苦存錢、多元斜槓的過去說:「工作很忙的好處,就是沒時間花錢。」

邱瀟君用打工攢來的2萬5000美元、外加7萬5000美元貸款,赴美8年後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一棟三房一衛老公寓。

房子買下後的貸款壓力讓她學會變通,當時她在報社月薪600美元、貸款每月就要583美元,與丈夫協調後,決定改建車庫讓父母親住,剩下多餘房間出租,當時這間破公寓同時住著11個人,靠著收租、外家幫忙租客搭伙的菜錢,隔年存下錢買下對街第二棟房子。

買到第二間房後,邱瀟君轉手將第一間房賣給租客,沒想到立即面臨美國高昂資本利得稅、接近賣房獲利的50%,只好將出租物業出售後的課稅所得、換成市值更高的房地產來遞延繳稅,於是又在六個月期限內、買下另兩棟較小單位的房產。

「生活推著自己做出一個個買房決定時,正巧站上加州房產熱的浪頭。」多年後邱瀟君回首才知,雖然每次買房都增加更多負擔,但都會找到解決困難的賺錢方式,也開啟了投資房產事業的契機。


美國買房經驗 借鑑給台灣房市

邱瀟君認為,美國房產跟台灣最不一樣的地方有四點:首先是資訊透明,只要搜尋人名,不論個人資產或旗下公司資產,事故、意外、市值等資料都可查到。第二是美國有職業估價員,為房子做全面評估後,填寫估價表交由銀行辦理;第三是美國有房屋檢查公司,協助買賣方做水電、格局的專業報告統整,讓雙方先評估後再購買,避免二手屋隱形炸彈。邱瀟君覺得後者尤其適合台灣借鑑,建設或房產相關公司相當適合推出此服務,讓民眾購屋更安心。

面對台灣高房價,邱瀟君建議:把買房「需求」擺在「價格」前面,「投資」與「自住」分開考量。

她建議考慮買房的朋友,從四個方向思考:緩稅需求、創造現金流、增值空間、傳承。先想好以上何者是自己買房的目的,因為每個目的適合不同的房子,才能做出對的選擇。「有人為了孩子就學、就業買房,但小孩會畢業、工作會更換,租房也是一種選擇。」

她曾遇房產火災,反而助邱瀟君賺到百萬美金,又是什麼情況?歡迎收聽這一集《毛利小姐變有房》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台灣電視報導金融危機,在中國竟渾然不知...破產台商血淚告白:我已是同業中最慢一無所有的人
光繳稅就2億,八年級當沖王巨人傑公開「瘋狂操作日誌」:凌晨4點睡覺、早上7點起床,持續5年「不賺錢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