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告白《聖鹿之死》

聖鹿之死
聖鹿之死

【文/陸厚成】觀看《聖鹿之死》所引發的恐怖感,來自發現角色是自我的投射,卻看見從未自覺的醜惡。

導演尤格‧藍西莫以現代寓言方式,完成這部心理驚悚電影,在他不安的比喻下,人類文明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每個人都隱藏自己本性。柯林法洛飾演心臟外科醫師,與同為醫師的太太妮可基嫚,與兩名子女住在豪宅,他們的生活代表著社會菁英階層─ 美滿、和諧,毫無缺陷。電影的轉折點,是馬丁的出現,在未可知的前因之下,16歲的他與柯林法洛很親近,卻出奇不易地,讓這個家庭陷入致命的危機。

聖鹿之死
聖鹿之死

電影的前半部,能看見對麥克‧漢內克的敬意,在攝影、演出、場面調度各方面,刻意塑造出一個平整、近乎無感的菁英生活,直到馬丁接觸到這個家庭及成員,看似毫無緣由卻又無法抗拒地,所有人都像似被戳破的氣球,露出醜陋一面。然而,《聖鹿之死》不僅於此,尤格‧藍西莫加入神秘指令般的預言,讓家庭成員陷入未知的死亡疾病,即使代表先進醫術權威的柯林法洛也找不出原因,陷入巨大的挫折。

這一切都是尤格‧藍西莫精心安排的一場復仇。社會或許存在荒謬的不公不義,導演憑藉自身的意志,讓報應的魔法成真;他刻意拆毀現代醫學用科技築起的文明高牆,也意在把虛偽的菁英分子,從頂點拉到底層之下。

聖鹿之死
聖鹿之死

電影《聖鹿之死》(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名稱的由來,引用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戰爭〉中一段,希臘諸王之王─阿伽門農曾殺死月神阿蒂蜜絲的神鹿,國王被告知必須獻祭自己孩子,才能平息神的憤怒。這段神話與電影劇情走向不只有所呼應,也有隱含意義。鹿在各文化中也代表純潔的象徵,比如宮崎駿《魔法少女》中的山神,即以鹿的形態出現;寓意人類在喪失純潔之心後,只會以相殘迎向死亡。一如柯林法洛和家人,接到死亡預告後,每個人為了活到最後一刻,都用盡心機和氣力。

聖鹿之死
聖鹿之死

《聖鹿之死》劇本的高明,不只用寓言揭開現代文明的假面,更讓每一角色有精彩發揮。前半部是飾演馬丁的貝瑞‧科漢,無表情的面孔、平冷口白,讓人罕見無法預測馬丁的下一個行動,令作為觀眾的我們也陷入焦慮之中。電影的後半段,則開始各角色間的對手戲,特別是妮可基嫚,在接受死亡預告後,為了自救、為了拯救家人,與丈夫和馬丁之間都有拍手叫好的演出。我鍾情妮可基嫚與柯林法洛最後一場的對手戲,為討好將決定她命運人,簡單幾句話、看似無意識小動作,處處充滿魅力。

《聖鹿之死》無意討好任何人,卻拍出讓所有人都意象深刻的電影,無疑問尤格‧藍西莫是成功的,從開場的手術畫面,就讓觀眾沉浸在坐立難安的感受,這是導演的深度催眠;餘下的,就去享受電影的安排吧。

movie_id:7382
※不加入Y!電影粉絲團,你就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