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教育的想像:如果我們打破標準化的教學模式



文:賴威廷(政大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適逢偏鄉教育振興條例送入院會審查之際,筆者想就研究生生涯這兩年間對偏鄉的觀察,提供大眾不同以往的教育觀點。 這些年間,社會對於偏鄉教育的關注開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許多往日對偏鄉教育的觀點也有了不同的解釋,我們的偏鄉教育不再缺乏硬體,反倒是相對在學校教育模式上的配套措施。 筆者今年在嘉義的一所偏鄉學校蹲點時,發現相較於都市學校,偏鄉地區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學業上的競爭力,反倒是對於文化議題的認識及解決能力。不是說偏鄉學校的孩子不需要顧慮學業,而是除了學業以外,我們是不是應該提供一種去除都市學校的「本位」思考?偏鄉不一定只是偏鄉,他是農村、漁村、原住民部落等的代名詞,換句話說,就是一種對於該地區的地方特色不是嗎? 民國103年實驗教育參法通過後的這幾年間,台灣的實驗教育進入了另一個新的階段。有趣的是,社會大眾關注的可能是孩子的受教權和實驗教育型態的不同特色教學,但再深入了解後,我們會發現,經由這樣法令的支持下,偏鄉小校卻也可以因此轉型,免除裁併的危機。 在偏鄉導入混齡教育則能夠有效減少學校行政上的資源,並給予學童客製化的學習歷程,這是以前難以達成的教學目標。在傳統的教育體制之內,標準化的教學模式著實禁錮了孩子某一部分的學習天賦。混齡教育是一種能在有限的時間空間下,發揮出無限潛能的教育模式。早在歐洲等西方國家,混齡教育就是支持偏鄉小校的教學模式,走一種主題式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得各科間的藩籬消失,各位可能很難想像國文、英文、數學這些科目融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東西方的數學故事,雖然好像很陽春,但當教師厚實的課程脈絡後,這樣的課程確實可以寫出一份教案來。 混齡以及主題式教學,大家可能覺得陌生,但仔細想想,現在在幼兒園的孩子,不就是在一種混齡且有主題式教學的學習環境裡嗎?孩子可以經由混齡與不同年紀的同儕學習,讓大孩子帶著小孩子讓一起解決問題。看看我們現在的大學社團、甚至是我們的工作結構,整個都是各種年齡資歷的人,一起解決問題的歷程不是嗎?教育要翻轉的是觀念,要解放的是對於脫離傳統的不安,這也是我們新世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承擔的責任。 筆者在教育研究所的這些日子中,接觸許多來自不同偏鄉學校的教師、校長,我們能發現,如果給予這些教育人員多一點的發揮空間,那偏鄉的孩子就也能有多一點的學習機會。 很多人都關注「偏鄉留不住教師」這樣的議題,筆者在這裡承認,答案是「沒錯,偏鄉確實留不住教師,但如果有機會讓好的教師前往偏鄉在孩子的生命中帶來短暫的光芒,我相信這還是有意義的。」教育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人性,有好有壞,但如果我們能多花一份心力去放下陳舊的思維,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台灣的教育,不會再有「偏鄉」一詞,因為這不是我們不投入教育的理由。 延伸閱讀

■  《神力女超人的祕密》:3P、性愉虐、怪胎家庭